词条 | 呼图克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呼图克图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授给藏传佛教(藏族和蒙古族之喇嘛教)中有势力和地位的大活佛的称号。为蒙古语音译,“呼图克”意为“寿”,“图”意为“有”;合称,意即长生不老。其地位仅次于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载于清代理藩院册籍,每代转世必经中央政府予以承认和加封。乾隆(1736―1795)以后,为防止舞弊,“转世”须经清廷主持之金瓶掣签确定。 藏传佛教称谓。藏语“朱毕古”的蒙语音译,意“佛之化身”。为内蒙、青海等地区对活佛的尊称。清政府曾用作封号,赐予藏、蒙地区上层大活佛。在西藏地区,呼图克图具有崇高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蒙古族谓呼图克图为本族喇嘛教转世活佛之最上一等,而章嘉呼图克图乃旧时内蒙古地区最大转世活佛。其下具呼图克图称号者甚多。西藏地区有此称者亦众,而以“功德林”、“策默林”(即“错姆林”)、“丹吉林”(即“丁吉林”)、“策觉林”等色拉寺和哲蚌寺所属札仓活佛(即“甲波朱古”)最为突出。均冠此称号,且皆具摄政资格。呼图克图名册,于理蕃院档存。呼图克图皆以活佛转世方式传承。主要者之传承,均须中央政府之代表主持有关仪式,并将选任结果上报朝廷以获正式授封。 清朝文献又作胡土克图。蒙语,意为转世活佛、圣人、长寿者等。原为蒙古族地区对于藏传佛教大活佛的称呼,后清中央政府以此号授予藏、蒙等地区的藏传佛教最高等级的活佛,并且规定道行至高的喇嘛才能获此称号,并备案载于理藩院册籍。其每代“转世”活佛须经清廷派遣的官员主持金瓶掣签仪式确定。在西藏,其地位仅次于达赖、班禅两大活佛。清代按地域划分,全国各地包括藏(西藏)、番(甘肃、四川、青海)、游牧(蒙古、察哈尔、土默特)和驻京(热哈、盛京、多伦诺尔、五台山)喇嘛中,呼图克图有百余人之多。著名的有八大呼图克图,即济咙(rje-drung)、策默(tshe-smon)、热振(rwa-sgreng,清文献作?征)、第穆(de-mo)(以上四大活佛分别驻锡拉萨“四大林”――功德林、策默林、锡德林、丹吉林,权高势大,均出任过西藏地方政府摄政)、哲布尊丹巴(驻锡喀尔喀蒙古库伦)、章嘉(驻锡青海佑宁寺、北京嵩祝寺)、嘉木样(驻锡甘肃拉卜楞寺)、土观(thuvu-kwan,驻锡青海佑宁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