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咱雅班第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咱雅班第达

分类:【传统文化】

一作 “咱雅班智达”。原名“纳姆哈嘉木措”。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著名喇嘛和学者。卫拉特(厄鲁特)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之侄。万历四十三年(1615)被卫拉特(厄鲁特)四部盟主拜巴噶斯认为义子,出家为僧。同年,从满珠习礼呼图克图(察罕诺们汗)受“沙弥戒”。四十五年经青海到达西藏学习佛教经典。很快精通显宗,在大昭寺获得“拉让巴格西”学位。崇祯八年(1635)从达赖五世受“比丘戒”, 成为里塘寺中十格隆之一,并得到“吉本”、“阿巴”两个喇嘛称号,从师达赖五世达二十三年。崇祯十一年奉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之命,返卫拉特(厄鲁特),翌年回到原籍。十三年参加了在塔尔巴哈台 (今新疆塔城)召开的卫拉特(厄鲁特)和喀尔喀各部王公会议, 并使会议制定的《法典》充分肯定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和喇嘛的神圣地位和特权。十四年,先后到喀尔喀蒙古的札萨克图、土谢图和车臣等部传播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顺治元年(1644)着手翻译藏族文献《玛尼全集》(又名《玛尼噶奔》或《十万宝颂》)。二年,经远途跋涉到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传播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五年, 在回鹘式蒙文的基础上,吸收卫拉特(厄鲁特)方言,创制“托忒文”, 此后将一百七十余种藏文著作译成托忒文, 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历史、文学和医学等。还用托忒文记录蒙古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八年,到达拉萨大昭寺, 向达赖五世奉献白银五万两。翌年,又向扎什伦布寺奉献白银二万五千两。还奔走于卫拉特(厄鲁特)各部王公之间, 调解各部间的冲突, 缓和卫拉特(厄鲁特)和喀尔喀间的矛盾。对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作出特殊的贡献。康熙元年(1662),第三次赴藏途中病逝于青海哈其尔图商都,遗体被送到拉萨大昭寺。

明清之际卫拉特蒙古喇嘛教首领。本名那木哈扎木苏。和硕特部贵族出身,后被卫拉特蒙古首领拜巴噶斯认作义子。1615年出家为僧,次年赴西藏习经。1638年回卫拉特传教。1650年再度赴西藏。于1648年根据卫拉特方言特点,在畏兀儿蒙古文基础上创制了托忒蒙古文,并用托忒文翻译了大量藏文经典和著作,为蒙藏文化交流和佛教在西蒙古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