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哀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哀祭分类:【传统文化】 文体名。包括哀辞和祭文。哀辞常指诔文、挽文、吊文、哀词等;而祭天地、山川、宗庙、社稷、逝者等为祭文,二者均在设祭时宣读。例如韩愈《祭十二郎文》、《祭鳄鱼文》、《祭柳子厚文》等。哀祭类文章一般都押韵,完全不押韵的,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极为少见。祭文中长距离押韵,句子长短参差者,为宋代文人作祭文之风格,如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文体名。哀辞与祭文的合称。二者都是哀吊死者的文章。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说:“哀辞者,诔之流也。”“或以有才而伤其不用,或以有德而痛其不寿。幼未成德,则誉止於察惠;弱不胜务,则悼加乎肤色”(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其文多用韵语或四言骚体。祭文是设祭时宣读的,其中兼赞言行,以寄托对死者的哀伤,或韵文或散文,不拘一格。名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祭鳄鱼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