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太宗昭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太宗昭陵分类:【传统文化】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开创唐代因山为陵制度。在今陕西礼泉县东22公里处。陵园周长60公里。玄宫凿造于海拔1888米之九?山南的山坡腰间,自埏道至墓室进深250米,置石门5道。墓室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铁匣悉藏前世图书,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兰亭序》真迹即藏于其中。陵园垣墙四隅建角楼,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青龙,西曰白虎。陵园内主要建筑为献殿、寝宫,已湮灭。近年在献殿遗址采集到我国目前最早古建筑脊饰实物――鸱尾,高1.5米,底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公斤。玄武门外,原列置唐贞观时期14个少数民族首领雕像,像高8尺,座高3尺,清乾隆后大多被毁。门内两庑原立刻于石屏的六骏浮雕,驰名中外,其中四骏1917年被盗宝者打破,后追回,现迁置陕西省博物馆,二骏(“飒露紫”、“拳毛”)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陪葬墓冢200余座,已知墓主者167座。司空、太子太傅李墓出土1顶“三梁进德冠”,系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唐帽。昭陵出土珍贵文物300多件,及大批三彩陶俑、陶马,另有3件极珍贵陶制运丝骆驼。墓葬壁画布局严谨,色彩绚丽,其中“双人舞”壁画为昭陵绘画艺术代表。 盛唐奠基者李世民 (599―649)的陵墓。李世民,高祖次子,生母窦皇后。力主起兵反隋。为建立和巩固唐帝国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武德九年 (626) 发动 “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逼高祖退位。即位后,推行租庸调法和均田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51岁时病死。“葬昭陵,在西安府礼泉县九?山”,即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45里的九?山上。陵址为太宗亲自选定。《历代陵寝备考》 引《通鉴纲目》云: “贞观十一年 (637) 二月豫为山陵终制。上以汉世豫作山陵,免子孙仓卒劳费,又志在俭葬,恐子孙从俗奢靡,自为终制,因山为陵,容棺而已。” 九?山孤耸回绝,海拔1188米,东西两侧山峦起伏,南面峭壁危崖。昭陵地宫位于南坡山腰间,进深75丈,共置石门五道。墓室“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 ( 《新五代史》卷40),王羲之手书 “兰亭序” 真迹亦在其中。陵山四周回绕墙垣,四角建有角楼,四面各开一门。南面朱雀门内,正对山陵建有上宫 (献殿)。下宫 (寝宫) 则建在陵垣墙外西南稍平整处。北面玄武门内东西两庑,立有举世闻名的 “昭陵六骏”石雕。六骏是太宗当年所骑六匹战马 (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飒露紫、 拳毛、 白蹄乌), 为纪念自己的武功,特令雕刻石上。据说六骏之形出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有的奔腾欲飞,有的垂首侍立,有的放步缓行,神采各异,栩栩如生。每幅雕像上还有当时书法家欧阳询所撰写的赞语。各高2.5米, 横宽3米。其中 “飒露紫” 和 “拳毛”被帝国主义盗走,现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玄武门外建有祭坛,坛内列置唐初14个少数民族首领雕像,为唐高宗诏令设置,是太宗时期民族和睦的写照。以昭陵玄宫为中心,东、南、西三面扇形分布着庞大的陪葬墓群。《文献通考》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对侍臣曰: “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赐茔地一所,及赐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缺。凡功臣密戚请陪葬者听之。”共计有167座,这种居高临下,俯瞰群臣的布局,别具匠心,也为后代帝陵所罕见。陪葬者中除诸王、公主和少数民族首领外,主要是唐初著名臣僚,其中李靖墓、李? (徐茂功) 墓,不但墓体高大,而且各如山形,象征生前功业。魏征墓依山为冢,距昭陵玄宫最近,反映了太宗死后仍要以魏征为 “镜” 的深远含义。昭陵陵园 (唐称柏城) 由于陪葬墓很多,周长达120里,面积30万亩,是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