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寅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著名画家。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间为奉天府第1名解元,自诩“江南第一风流才子”。30岁时因科场案牵连入狱,后发往浙江为吏。历游匡庐、天台、武夷等名山,卖画鬻文,称名于当世。诗文书画均佳。书得吴兴法,俊迈逸群。画师效周臣、沈周,并深悟明四家及前代赵孟、王蒙、黄公望诸大家笔法。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尤精山水仕女画。风骨奇峭,格韵沉郁,笔墨秀润。与文征明、沈周、仇英并称“明四家”。作品有《落霞孤鹜图》、《秋村图》、《虚阁晚凉图》、《江南农事图》、《临出芙蓉图》、《秋风纨扇图》、《洞箫仕女图》、《桃花坞图卷》等。 明书画家、文学家。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别号桃花庵主,逃禅仙史,南京解元,鲁国唐生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沈周、文徵明和仇英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大家”,与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又被称为“吴中四杰”或“吴中四才子”。出身于商人家庭,少有奇才。11岁文才极好,写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1498年(弘治十一年)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翌年春,伴同江阴徐衡文同去北京会试,因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自此灰心仕途,生活益发狂逸,终日诗酒,或漫游名山大川。宁王朱宸濠慕其才,聘往南昌,不久归家。自刻印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又刻“百年障眼书千卷,四海资身笔一枝。”为其自况。后靠卖画为生。他能诗善书,尤擅绘画,不论人物、山水、花鸟都有卓越成就。他广采两宋李成、范宽、李唐、刘松年、马远、夏?诸家画法,对元代赵孟、黄公望、王蒙等画法,也经过苦心的钻研,但较多地接受了李唐的笔法。其代表作《骑驴归思途》,描写一个敝袍寒士,正于秋风瑟瑟、林木萧骚、峰峦奇崛的溪山深处,骑着疲驴而归。意境深邃,画法取李唐、刘松年之长,自出新意,但仍然保留了院体的遗风。他的人物画,大多描绘的是贵族妇女和歌伎等的生活,“画的细腰纤手”,追求所谓“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画法或挥洒自如,线条遒劲;或工整细劲,设色艳丽。对以后的仕女画有很大影响。花鸟画喜用水墨,活泼洒脱,生趣盎然。亦善书法,师承黄庭坚,写得俊迈轶群,作品《唐寅落花诗册》笔法谨严,丰润灵活,俊逸秀挺,别具风韵。诗文甚佳,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丽,后学刘禹锡、白居易、多民歌形式,亦能作曲。晚年好禅学,思想趋向解脱颓放,自号“六如居士”,意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和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鹆图》,藏上海博物馆;《簪花仕女图》,藏南京博物院;《山路松声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苏州)人。少有才气,中应天府(南京)解元。入京会试,因受科场舞弊案牵连而入狱,贬为吏,遂绝意仕进,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擅山水,师事周臣,能上追李唐、刘松年的画法并吸收元人笔意,融“院体”与文人画于一炉,形成了笔墨秀润峭立,潇洒隽永的风格。画人物、仕女,造型俊美,或工细艳丽,或流畅洒脱。花鸟介于沈周、林良间,风格独具。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