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玄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玄宗分类:【传统文化】 唐朝皇帝。名隆基,睿宗李旦子。韦后毒杀中宗,立温王。景云元年(710)隆基与太平公主等合谋发动宫廷政变,诛诸韦,奉其父李旦复帝位,得为太子。不久即位,改元先天。开元前期,任用姚崇、宋?为相,励精图治,经济有较大发展,史称开元盛世。晚年,宠信李林甫、杨国忠,朝纲败坏,轻启边衅,藩镇势力恶性膨胀。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长安失陷,玄宗西逃四川,其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尊之为太上皇。后回京,居西内,抑郁而死。在位40余年,开元时期成为唐朝的全盛期,安史之乱则为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唐代皇帝。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唐睿宗第三子。自幼英武,善于骑射;读经史,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历法、音律。三岁封楚王,七岁出阁开府置官,八岁改封临淄王。景云元年(710),唐中宗被韦后、安乐公主害死,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联合,策动羽林军,攻入宫中,杀死韦后与安乐公主,恢复睿宗帝位,睿宗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延和元年(712)即帝位,改年号先天,次年又改年号为开元。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712―756),早期励精图治,广开言路,先后任用姚崇、宋?、张九龄为相,对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和加强军事力量采取一系列措施。旧史书有“开元盛世”之称。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改革黄河运粮办法。水路交通便利,驿站制度完备,商业兴盛,城市增多。实行募兵制,增加军马,开垦边疆屯田,设置都督(都护)府管理边区。组织学者编书,抄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各种书籍分成经、史、子、集四部。开元十五年(727)《大衍历》成书,这是根据日影实测数据确定的历法,对中国天文学发展有重大影响。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的音乐、舞蹈、戏曲机构,名梨园。开元三十四年(736),张九龄被罢相。任用李林甫做中书令,杜绝言路,得以专权。天宝十一年(752),玄宗又任用杨国忠为宰相,杨国忠飞扬拔扈、穷兵黩武,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皆败。玄宗晚年怠于政事,自以为天下太平,于是纵情享乐,且饰非拒谏,好大喜功。在边疆对外动用武力,致使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天宝十四年(755),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继而占领洛阳等地,史称“安史之战”。玄宗逃往四川,行至马嵬(Wei)驿,禁卫军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而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尊玄宗为太上皇。至德二年末(758)玄宗回长安,宝应元年(762)去世。传见《旧唐书?本纪》、《新唐书?本纪》。 即李隆基,睿宗第三子,母昭成皇帝后窦氏。始封楚王,后封临淄王。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公元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杀韦后,拥其父睿宗为帝,被立为太子。712年,受禅继位,改元先天。开元年间(713―741),先后任命姚崇、宋?、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抑制食封贵族,压抑佛教,发展农业生产,一度出现“开元之治”。天宝年间 (742―756),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只想过安逸日子,不愿过问政事。生活渐趋荒淫。先宠武惠妃,听其谗言,杀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李林甫请立寿王瑁为太子。不久,其母武惠妃死。李亨才得立为太子。744年,纳杨贵妃之后,更是专以声色自恣,挥霍无度。加上对边疆连年用兵,节度使权力膨胀。天宝十四年(755),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756年七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准备逃亡四川。兵至马嵬驿 (今陕西兴平县西),陈玄礼率士卒哗变,杀杨国忠,胁迫玄宗赐杨贵妃自尽。七月,太子李亨 (肃宗) 在灵武继位,尊玄宗为太上皇。758年十一月,太上皇还京师。移居西内甘露殿,郁郁不乐。宝应元年 (762) 四月五日卒,年七十八,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废后王氏,贞顺皇后武氏,贵妃杨氏。玄宗有子三十三人,女二十九人。 唐玄宗李隆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