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玉华宫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玉华宫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玉华宫原名仁智宫,后改玉华寺,遗址在铜川市玉华乡玉华村北2公里的玉华山上,距铜川市45公里。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主峰海拔1671米,面积14平方公里,是风景秀丽的名胜区。玉华宫最早建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2年),宫址包括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三大谷区,建有五座高大宫门(谷门)及九座雄伟的宫殿。玉华宫正殿称玉华殿,贞观二十二年六月,李世民在此召见玄奘大师。永徽二年(651年)废宫为寺,改名玉华寺。显庆四年(659年),敕玄奘于玉华寺翻译佛经。这些宫殿隐没在群山之中,红墙金顶,玄奘很喜欢这清雅之环境,整整住了五年。天宝之乱后该寺废弃。杜甫咏《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串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崖下。”现玉华宫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石窟三座,即飞雨、飞帘、北泉,当地人传说为东宫、正宫、西宫。出土文物有玄奘礼佛石座,砖瓦残块及宋代治平、元丰和元钓年间游人刻石题字多件。正宫石窟内原供奉的玄奘敬造的释迦牟尼像和一尊石刻佛足印,足印长一尺三四,现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宫、西宫、东宫分别距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1―5公里,集遗址、悬崖、石窟、瀑布、溪水、茂林、清泉为一体,具有一定观光价值。 位于玉华乡玉华村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夏有寒泉,地无大暑,面积14平方公里,是风景秀丽的名胜区。玉华宫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包括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三大谷区,建有五座高大宫门(谷门)及九座雄伟宫殿。玉华宫正殿称玉华殿,贞观二十二年(648)六月,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召见玄奘大师,八月在此殿命上官仪宣读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永徽二年(651)废宫为寺。显庆四年(659)敕玄奘于玉华寺翻译佛经。宫宇建筑隐现群山之中,红墙金顶,玄奘居此五年。今宫殿无存,唯留飞雨、水帘、北泉等石窟三座。出土文物有玄奘礼佛石座、砖瓦残块及宋代游人题刻多件。正宫石窟内原供奉玄奘敬造的释迦牟尼像和石刻佛足印,今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宫、西宫、东宫分别距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1至5公里,集遗址、悬崖、石窟、瀑布、溪泉、茂林为一体,游览观光价值极高。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