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业推销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商业推销术分类:【中国民俗】 广州的店号招牌很具自己的特色。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寓意发财、吉祥、美雅、行业特点、俚谚等。如饮食业有“食得福”、“利口福”,茶楼业有“陆羽居”、“陶陶居”,饼饵店有“趣香”、“莲香”,旅馆业有“富来栈”、“悦来栈”,中药店有“天寿堂”、“永安堂”等,售卖凉茶的有“人之初”、“大有益”、“豆皮陈”等,卖药的有“关人生”,卖龟苓膏的有“耕田公”,卖棺材的则有“别有天”等。由于广州毗邻港澳,受西方风气影响较大,许多招牌店号充满洋气,如服装店有“白宫”、“美华”等,鞋店有“华盛顿”以及“哥伦布”餐厅、“美斯餐室”、“美利权冰室”、“亨得利”钟表店、“嘉顿”食品厂,“美期”卷烟厂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商业实行“合作”制,绝大部分招牌店号已不存在或改为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招牌店号。如“红星”农具厂、“工农兵”旅店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有什么“红旗”印刷厂、“左派”风味店、“永红”鞋店等,均极具政治色彩。 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广州成了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此,西方的观念意识和崇洋思想也随之传进了广州,传到全国各地。在店号招牌上受西方影响随处可见,以洋为时尚,有的半土半洋,有的则全用洋名借以招徕顾客。如“白宫”饭店、“法兰西”服装店、“圣安娜”饼屋等等。 广州的广告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行业。过去,广州人将广告宣传称为“卖告白”。旧时,因尚未有电视,一般将商品宣传写成文字登在报上,贴(写)在墙壁上,有的也用模型招徕顾客。如卖鞋的鞋店,习惯在店铺前悬挂一只硕大的鞋的模型;卖凉茶或葫芦茶的用铜箔制成一个大葫芦瓜,有如茶壶作为幌子;就是通常只有上层人士才敢光顾的高档酒楼、茶居,也少不了用醒目的大字标语“卖大包,够抵食”之类的广告词悬挂或张贴在酒店门前以招揽生意。 1949年以前,广州出现“唱卖广告”这种极富市井风情色彩的形式,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如卖穿针机的唱卖广告: 穿针机,穿针鼻,穿针唔使求人地。 阿妈买到好欢喜,阿婆买着笑嘻嘻。 细佬哥买个帮下老人手,帮下阿爷穿针鼻。 阿爷话你好叻仔,问你呢个系乜?机器? 你快?带??呢道,?买番个穿针机! 再如卖水果的唱卖歌: 老友呀,睇下啦,呢道生果乜都有: 雪梨苹果正牌货,梅花点香蕉香透牙, 鼓槌大蕉够正气,沙田碌柚蜜?甜。 喂,老友记,重有糖心?菠萝, 淋洒糖来起晒格,淡水?沙梨, 脆甜南华李、三华李, 爽来带有桂花味,帮趁下啦, 呢道的生果?得比。 20世纪40年代中期,广州还有由真人化装的广告,很是惹人注目。如一家卖神农茶的药商雇用几名老人,让他们光着上身,下身用布条仿造成树叶的裙子围住,有如古画中的“神农”,肩上扛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神农茶”三个字,串街过巷叫喊:“神农茶,神农茶,发烧发热有楂拿(有把握)。”这些唱卖广告和真人化装广告,都是用广州话说与唱的,边叫边唱边卖,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成药的广告宣传非常活跃。在来往省港澳的轮船及四乡的轮渡上,就会发现很多推销员大鼓如簧之舌,把某种药品说得出神入化。有的还并以半卖半送、买一送一、甚至免费试用等手段,将成药塞进人们的口袋里。这并不是推销员的“大方”,而是出自药品厂家的推销宣传。 当时,药商是这样运用他的广告费的,他们把药品免费分发给每一个推销员,让他们到处叫卖,得来的钱全归推销员所有,多卖了还有奖。当时不少成药就靠这样的广告宣传,一跃而成为“名牌货”。当然,这和成药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报上刊登成药广告的也不少,有些构思非常奇妙。例如一幅养阴丸的广告,只有“一条生路”四个耸人听闻的大字,结果收到极佳效果。 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东当局铸造了一批银币,市面上有不少是不法分子掺铜私铸的银币。药商在推销如意油广告时,却在店门口大书“铜银照收”。一时传为惊人新闻,广告的成功,就尽在不言中了。 在清末,最早出现告白宣传的是“林逢春”成药店,药店雇人,专在厕所墙壁和繁华地方贴上告白。该店所制膏丹丸散各类成药较多,但在每种成药宣传功效上,必以妇孺皆知的“乜都好”(广州话,意为什么都好)之名押尾。因此“林逢春乜都好”成为一句俗语广泛流传,收到很好效果。 最老字号的“敬寿阁”成药店,在民国时为了与同行竞争,竟绘印一幅由多个裸体少女像拼成的一个寿星公图挂历(当时俗称“月份牌”),广招顾客。 民国初年,“林治平”成药店编印一种月刊,刊物内容有文学小品、民间故事等,但主要内容是介绍该店出售的各种药品及其功效。每期刊都放在门口柜上,任人取阅,广为宣传。 两仪轩佛山支店,每逢农历年尾,入店购成药,赠送月份牌一幅。每年6月,粤剧新埋班(即新组织的戏班)时,药店将组成的戏班排列好,并和老倌(名伶)名单(名称为“真栏”)一起印刷好,命人上街叫卖,沿途高呼:“真栏,真栏,新埋班,埋齐有三十六班,人寿年节一班……”以达到宣传效果。 “蛇王满”成药店,除标榜三蛇陈皮、贝母产品外,还在店前台上塑了一座塑像,造型是一个男人左手高举一颗药丸,右手握着一条美人蛇,塑像用玻璃箱罩着,以此作为花柳丸药品的宣传。 梁谦益坤健丸成药店在大门前设有一块大宣传牌,上面书写:“识得梁谦益,唔慌?(无)仔激。” 何敬记成药店除在店前绑着一只雄鸡,斩去鸡脚驳回鸭脚外,店主何敬还手持一个纸扎的大芒果,身挂龙舟锣鼓,上街沿途高歌宣传医术。 邝石泉脚气丸成药店用纸扎一只大脚,写上店号和丸名,雇人托在肩上,白天、傍晚在佛山各地和附近乡村进行宣传。陈尚黄疳积饼药店,雇用工人,携带药饼,日夕上街贩卖,并沿途呼喊“尚黄饼,呱呱叫,清热毒,屙金尿……”的顺口溜,小孩们尾随其后,跟着歌唱,以达到宣传目的。 此外,梁家园少林跌打膏药,利用人身穴位图做宣传。某药店在街上竖立一幅“药丸飞击发冷鬼”的图画,宣传它的发冷丸成药。某中医利用街道墙壁,书写“咳血问我,三日必好”的告白宣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