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代文化旅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商代文化旅游分类:【传统文化】 商代文化旅游,系指与商代文化遗存(包括遗址、遗物、遗迹、遗风、遗俗等)有直接关联的文化旅游活动。商朝建于公元前16世纪,从成汤开国,到纣灭亡,传17代,历31王;共600多年。商代主要活动于今河南、山东一带。初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后数易其都,最后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县小屯附近),此后史称殷或殷商。商王世袭制,最初是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并行,后大宗、小宗和嫡庶的宗法制度逐渐形成,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农、牧、手工业都较夏代进步,农作物品种增多,并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如?等用于农业生产。手工业也初具规模,有铸铜、制陶、纺织、雕器、造车、造船等作坊,以青铜制造业最为突出。商代创造了完整的文字系统甲骨文。自本世纪初以来,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刻字甲骨片,约10万余片,单字近5000个,为我国现今能认读的最早古文字。同时还形成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6种构字原则。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当时占卜的记录,故又称卜辞。此外,还出土了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商代尊天事鬼的祭祀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名目繁多,仪式隆重。凡事皆须占卜,国家设有专门的官员主司其事。教育规模有所扩大,有左学、右学之分:右学为大学,设于郊;左学为小学,设于侯国。另有乡学,称为序。人们已开始了对天体的观测,记录了风、雷、雨、雪、虹等自然现象,定出一年十三个月的阴阳合历。同时,开始给一些疾病命名。商代的乐舞已很发达,已能用金、石、竹、木、革、陶等制成多种乐器,殷墟即发现有埙、馨、革鼓、铜铙等乐器。商代在青铜器制造上,富有特色。手工匠人把绘画、雕刻艺术与铸铜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中,最主要的是礼器,有鼎、鬲、?、簋、彝、卣、尊、?、瓿、觯、觥、觚、爵、?、角、甭、盘、盂等20多种;器表饰以图文,或铸以铭文,说明器主、器物来历及用途等。现存的商代文物中,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代表了商朝青铜文化与制作工艺的水平。商代的青铜还用于制造戈、矛、戚、钺、刀、箭等兵器,以及乐器、车饰等。商代的制陶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陶器有灰、黑、红、白、釉五种色彩。丝织品除纹绢外,还生产出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品菱纹绣。现已出土的骨锥、骨笄、象牙器皿、玉礼器、玉饰、玉玩等骨、玉器,已有很高的艺术性。在建筑上,土木综合利用,为中国土木建筑业奠定了基础。此外,漆器、舟车、皮革、竹木、酿酒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商代后期,还出现了金属货币铜贝。说明商业已有长足的进步,社会第三次大分工也可在这里找到实证。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郑州商城遗址、湖北黄陂叶店的盘龙城遗址为商代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