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商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商战

分类:【传统文化】

近代维新派鼓吹的强国策略。所谓 “商战”,就是贸易战,就是商业竞争。发展商业,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使中国进入强国之林,这是近代维新派的共识,但将此概括为 “商战” 这一言简意赅的表述方式的,是广东香山 (今中山市) 人郑观应(1842-1921)。郑观应没有科举功名,十七岁即开始到上海学做生意,后在英商宝顺、太古等洋行当买办,三十六岁时捐资得道员衔,受知于李鸿章,先后在上海机器织布局、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中任总办,同时私人也经营过商业、航运等,是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家。他在光绪十九年 (1893) 写成 《盛世危言》一书,其中 《商战》一篇,首次提出以兵战对兵战,以商战对商战的观点。他认为: “各国兼并,各图利己,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 总之,“外洋以商立国”,中国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于振兴商务。” 中国传统重农轻商,以 “耕战” 为富国强兵之道,面对西方列强以炮舰为后盾的经济扩张,中国必须改弦更张,将发展商业放在第一位,即“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他对商业竞争移国的巨大力量有强烈感受,因此不遗余力鼓吹 “商战”,即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如鸦片战、洋布战、用物战、食物战、矿产战、外贸战、货币战等。用现代的话来说,郑观应所谓 “商战”,就是以优质的本国产品 (传统产品和现代产品) 去与 “洋货”相敌,去占领和扩大国内外消费市场。

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侵略的主张。其主要思想是在国家的保护和扶植下,以商为中心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业竞争,使中国真正达到富强。代表人物是郑观应。

早在19世纪70年代初,重商主义者王韬最先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是“兵力”和“商力”并用。主张中国也应“兵力商力二者并用,则方无意外之虞”(《?园文录外编》)。甲午战争前后,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明确提出“商战”的口号,并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证和宣传。郑观应认为,对被侵略的国家来说,遭受经济侵略比受到军事侵略更为严重,更为危险,因为“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盛世危言》初编《商战》)。针对这两种侵略方式,他主张被侵略国家也应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抵抗:“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盛世危言》三编《商战》下)他把商战或无形之战看作是反抗侵略的根本方式,因而强调要首先重视商战:“习兵战,不如习商战。”(《盛世危言》初编《商战》)为了有效地进行商战,郑观应等“商战论”者都强烈要求清王朝改变传统的“轻商”、“贱工”政策,大力扶助、保护民族工商业。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主要有:1.大力发展中国土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特别是丝、茶等传统产品。2.废除垄断,允许民族工商业者自由投资和独立经营企业,建立和发展本国的新式工、矿、交通事业。3.实行减或免征出口税和重征进口税的保护关税政策,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协定关税”。4.收回被外国把持的海关管理权。5.自铸金、银币,以抵制外国货币在中国的流通。6.对于民族工商业的发明创造,应予以奖励和实行专利权;制订和颁行商标注册条例,保护商标所有权。7.允许工商业者组织和加入商会。8.国家另设商部,,并吸收商董参加,专门处理发展实业问题。9.向海外派遣公使、领事,建立海军,以保护中国商人在国外的合法权益,等等。

尽管“商战”口号曾在当时响彻一时,但在国际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中国的扼制下,并未产生多大的经济效果。即使这样,商战思想的提出,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这一口号把发展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直接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到国家、民族存亡兴废的高度上来,揭露了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手段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实质,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近代重商主义思想在郑观应为代表的“商战”论中达到高峰,并开始朝全面建立民族工业的思想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