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商谜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说话伎艺。用猜谜语斗智力方式取悦观众。此种方式源于汉代伍举隐语,魏晋时代称为谜语。宋代始出现专业表演商谜的艺人。表演时不仅由表演者互相猜答,也可直接与听众互相猜答。其中又分道谜、走智、正猜、下套、贴套、横下、问因、调爽等方式。宋吴自牧《梦粱录》卷20《小说讲经史》:“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有道谜,来客念思司语讥谜,又名打谜;走智,改物类以困猜者;正猜,来客索猜;下套,商者以物类相似者讥之,又名对智;贴套,贴智思索;横下,许旁人猜;问因,商者喝问句头;调爽,假作难猜,以走其智。” 宋代猜谜形式的伎艺。“商”即任人商略之意。宋时猜谜之风盛行,遂发展为此种有鼓乐伴奏、以猜谜斗智形式娱悦观众的表演性伎艺。表演时,不仅可由艺人互相猜答,且可由艺人与观众猜答。北宋开封、南宋杭州的瓦舍中皆有专业的商谜艺人。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记其表演情形颇详:“商谜,旧用鼓板吹《贺圣朝》,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有道谜(来客念隐语说谜,又名打谜)、正猜(来客索猜)、下套(商者以物类相似者讥之,人名对智)、贴套(贴智思索)、走智(改物类以困猜者)、横下(许旁人猜)、问因(商者喝问句头)、调爽(假作难猜,以定其智)。”其中商者为主持人,来客为猜者,双方往复斗智,有说有唱,有问有答,风趣滑稽。当时表演商谜多有脚本,其谜语较通俗,皆为书会才人的创作,故与文人典雅深奥之谜不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