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善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善本分类:【传统文化】 ①校勘精审,错误较少书籍,称善本。由汉至唐,谓之“善书”。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8《唐田弘正家庙碑》:“自天圣以来,古学渐盛,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chuǎn喘。错误),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凡善本,一般应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足本、精校精注本、旧刻旧抄本、手稿、旧拓碑帖等,通常也称为善本。②人名。唐代音乐家,精于琵琶。长安庄严寺僧,俗姓段,人称段师。贞元间,与康昆仑比赛琵琶,昆仑惊服,拜请为师。善本有弟子数十人,以康昆仑、李管儿最为著名。 精善的书籍。清代张之洞曰:“‘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精勘,不讹不缺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曰‘精本’(精校精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如宋、元、明时的刊刻、抄写的书籍。据《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收录标准和范围》规定:凡是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三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应是善本。善本范围可为刊本、抄本、印本三种。但也包括清代早期精写刻本,传世稀见本,名人、学者的题跋、批注本,以及辛亥革命前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稿本和流传极少的刻、抄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