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喇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喇嘛

分类:【传统文化】

藏语音译,意为“上师”、“上人”。藏传佛教称谓。藏族所称“喇嘛”者,原专指对宗教寺院首领,以及对有地位、有学问,修养较深的高僧之尊称。对一般出家者,则称之为“扎巴”。后将藏传佛教的僧人,统尊称为喇嘛。又因佛教与西藏原有“本教”相融合,形成独具地方特点的西藏佛教,即藏传佛教,亦称“喇嘛教”。喇嘛教也流行于内蒙古等地,故汉族通常将藏、蒙僧人统称为“喇嘛”。喇嘛按其地位和分工不同,大致可分为6种:①受过职业性训练,专事为人降神打卦、祈福禳灾、诵经念咒的僧人;②专事学习藏传佛教经典的僧人,即“贝恰哇”;③专事雕塑、绘画、铸像、刻经版、印经的僧人,以及学习藏医、历算的僧人;④专事杂役的僧人,以及武装僧兵(即“朵朵”);⑤寺院各级组织机构之僧职人员,即执事僧;⑥活佛,即具有转世资格的僧人。

藏传佛教中对上师的称呼。“喇嘛”意为“上师”,是梵语中“Guru”一词的翻译对应词。“Guru”本意是“重”,引申为“受尊重的”、“受敬重的”(形容词),又引伸为“所尊重、敬重的人”,即“上师”、“本师”或“师长”。藏传佛教中喇嘛有着特殊地位,是整个藏传佛教组织系统的核心,藏传佛教信徒对喇嘛往往敬若神灵。通常说佛教包含佛、法、僧三宝,但在西藏却有佛、法、僧、喇嘛“四宝”之说,将喇嘛置于与三宝相等的崇高地位。尊重上师也是印度佛教的传统,在印度密教组织中更是如此。这种传统随着密教一同传入西藏,在西藏愈演愈烈。由于喇嘛在藏传佛教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也有把藏传佛教称作“喇嘛教”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