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噶丹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噶丹派分类:【地域文化】 藏传佛教后弘期创立的第一个宗派。“噶丹”,藏文的音译,意为佛所说的一切显密教语。渊源于来藏印僧阿底峡(982―1054),实际创始人是仲敦巴?嘉哇窘乃(1005―1064)。宋嘉钓元年(1056),仲敦巴应藏北当雄地方头人之邀抵达热振传教,主持创建了热振寺,成为弘法进行佛事活动的根本道场,标志着噶丹派的正式创立。仲敦巴主持寺院九年主要宣传阿底峡所传显密教授,使噶丹派的基础得到巩固。其得意门生博多瓦(1031―1105),京俄哇(1038―1108)、普琼哇(1031―1106)在他去世后分别开创了教典派、教授派及口诀派,使噶丹派得到了很大发展。仲敦巴之后,南觉钦波与贡巴娃分别主持热振寺,后来博多瓦承继法位,但因与寺内上层僧人不和,离开热振寺另建博朵寺,摄受徒众,使噶丹派的名声大著于卫藏各地。继三昆季之后,噶丹派较著名的学者有朗日塘巴(1054―1123)、夏尔哇巴(1070―1141)夏?怯喀巴(1101―1175)、董敦?洛哲扎巴(1106―1166)、夏域哇(1075―1138)、藏巴仁波钦及内邬素巴等人。15世纪,宗喀巴根据噶丹派的教义创立了格鲁派,被称为“新噶丹派”,原噶丹派寺院逐渐改宗格鲁派。噶丹派在显教方面主修《大乘经庄严论》、《菩萨地》、《集学论》、《入行论》、《本生粑论》、《集法句经》、《菩提道炬论》、《慈氏五论》等,密教方面修习《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耶大教王经》倡导缘起性空,显密并重的修习方法。认为一切经论皆为成佛的方便,一切教典都是修行的依据。尊奉释迦佛、观音菩萨、缘度母及不动明王。主要寺院有:热振寺、博朵寺、桑浦寺、怯喀寺、基布寺、桑波切寺、纳塘寺、夏域寺、洛寺、岗岗寺、仁钦岗寺及达坚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