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噶玛巴·噶玛拔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噶玛巴·噶玛拔希分类:【地域文化】 元初噶玛噶举派第二世活佛。“噶玛”为梵语,意为“业”,亦音译为“羯磨”;“拔希”为蒙古语,意为师傅、教师、法师。南宋嘉泰四年(藏历第三饶迥木鼠年,1204)生于康区金沙江流域佛教盛行的细离察多地方,一说生于开禧二年(火虎年,1206)。父名加旺楚查,属哉波务家族。幼时起名为“却真”(chos-vdzin,意为执教法),跟从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的再传弟子崩扎巴学习读写和经典等。11岁时受沙弥戒,起名为却吉喇嘛(chos-kyi-bla-ma,意为佛法上师)。崩扎巴宣称他是都松钦巴的转世,对他加意培养。20岁时以岗托巴?强巴本任堪布、崩扎巴为轨范师,受比丘戒。此后十多年中在楚布寺和前后藏各地云游,讲经传法,聚集了一批弟子。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蒙古军到达拉萨时,他从楚布寺避往工布,又到康区传法收徒。蒙古定宗二年(1247)从康区到楚布寺,被公认为都松钦巴的转世,成为噶玛噶举派的领袖。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进兵大理途中,派人到楚布寺召请,他即启程东行,宪宗五年(1255)初在绒域色堆谒见从云南北返的忽必烈。此后他到灵州、甘州一带讲经传法,修复被战争破坏的西夏故地佛教寺院。次年受到蒙古宪宗蒙哥的召请,到漠北翁锦地方的锡拉斡尔尕谒见蒙哥,并向蒙哥、阿里不哥等皇室成员传播佛教,停留在阿里不哥的领地。宪宗九年(1259)蒙哥在四川军中去世,随即发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争夺皇位的斗争。忽必烈取得胜利后,噶玛拔希因为有帮助阿里不哥的嫌疑而被拘禁,遭严刑拷打。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考虑到噶玛噶举在藏族地区的重大影响,才将噶玛拔希释放,准许他到各地传法。他经西夏故地、安多、康区,至元八年(1271)返回楚布寺。此后一直在楚布寺修行传法,主持兴建楚布寺大经堂并塑造许多佛像,筹集法会和布施基金。十二年(1275)八思巴返回西藏时,曾到楚布寺会见他,两人法座相等,不分高下。二十年(1283)九月在楚布寺圆寂。自他以后,噶玛噶举派首创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 噶玛巴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