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平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平调分类:【地域文化】 又名“四拼调”。戏曲剧种。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的曲调而形成,故名“四拼调”,后易今名。1930年左右,庞诗文、杜学诗(绰号黑云彩)为首的花鼓班在济南首次登台演唱,1939年,邹玉振、甄友明在安徽界首一带,改名为“山东老调”、“山东干砸梆”、“文明花鼓”。1945年,燕玉成等进行音乐改革,并聘请豫剧琴师参加,增加弦乐伴奏,丰富唱腔音乐。自五十年代以来,山东的金乡、成武、单县、曹县和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先后建立专业剧团,整理改编《小借年》、《陈三两爬堂》、《小二门》等传统剧目。唱腔的名称不一,通常分为二四板、平腔、紧板、直板、散板等板式,旦腔似评剧,小生似花鼓和京剧流水,须生、花脸多唱梆子。乐器以高二胡为主,配以笙、笛、二胡、三弦、坠琴等。打击乐器与京剧、梆子相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