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门会亲喜开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回门会亲喜开颜

分类:【风俗文化】

新娘新郎双双祭过祖宗,拜过公婆,古老的婚俗礼仪接近了尾声,在回门会亲中,结成亲家的人们个个都喜开了颜。

回门俗称“三朝回门”,而实际上乡风有别,习俗各异,有婚后第二天回门的,也有第三天、第五天、第九天、第十天回门的。但无论何时回门,均在回门礼中进行第一次婚后双方家人隆重的会晤,俗称“会亲”。

江苏宝应一带旧俗回门会亲隆重而彬彬有礼。新女婿到岳家得到岳家的盛情款待,女方亲属随女婿返会男家亲,同样受到婿家热情接待。双方都在每一道门上张灯结彩,由平辈到门前迎送,燃放鞭炮。进入厅堂,地铺红毡,双方亲友在毡上互行跪拜礼。礼毕,献上“小三道茶”,以桂圆、红枣、莲子泡制。主人请客人就坐茶几旁举碗齐眉,客人作揖答谢。“小三道茶”毕,继而敬上“大三道茶”,即茶点、包饺、汤圆,宾主围桌享用。正餐主人设盛宴招待,席间双方谦让,酒毕敬上清茶、水果,双方寒暄交谈,然后揖别,主人送客上路,双方亲家在彬彬礼节中会亲结束。

广西那坡一带的回门会亲隆重而温文尔雅。新婚后第三天回门,一对新人在小姑子的陪同下挑上一只大鸡,一壶酒,带上一大把谷穗作为见面礼来到岳家。此时岳家已是亲朋会集等候。众人相迎,在堂中一一行见面礼,摆上酒宴共餐。酒毕新娘家指定若干人组成一队伍,当日随女儿、女婿前往男家作客,俗称“老客会亲”。婿家在大门口设桌子一张,摆小菜三样,热酒一壶恭候: 亲家公、亲家母立门外迎候。老客们一到,斟上热酒先敬新娘的爹、妈各一杯,再一一斟敬各位老客,众人接酒一饮而尽,入堂间就坐。主人奉茶递烟忙得不可开交,双方道礼笑谈,会亲气氛热烈而融洽。然后入席开宴,宴席分男席、女席各一桌。两家的男主人为男席之主,两家女主人为女席之主。新郎新娘没有席位,按俗在两席间斟酒、劝菜、送汤、打饭,殷勤待客。席间双方亲家都各表联成姻缘的欢欣,谦称自己的孩子不如对方能干,敬请亲家多多教诲,同时又大赞此番结缘乃天赐良缘,祝福日后儿女幸福,两家共同兴荣。俗规,老客们在婿家就宿一晚,翌日晨婿家又设酒宴送行,酒足饭饱后,撤下碗碟,重新摆上八只碗,每只碗都斟上半碗酒。老客们各在碗中放入一元钱。新娘将每只碗端起,呷一滴酒,收起一元钱,然后将碗里的酒倒入备好的一只酒罐中封存。此酒俗称“衣碌酒”,意为是娘家专门留给女儿享用的。当新娘一边收酒收钱之际,其母亲在一旁对女教诲: 要孝敬公婆、敬重丈夫、姑娌和睦……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去。女婿送老客们到村口,互相道别时每个老客都送给女婿一个红包,以示对他的疼爱。

温州一带的回门会亲隆重而雍容大雅。女婿一到岳家即在摆满礼品的中堂携新娘对长辈、平辈一一拜谒。然后由岳家派专人领着新郎拜遍所有房族,俗谓“认亲”。认亲毕请来亲戚会聚一堂设宴畅怀,还雇请戏班在堂前演戏,整个会亲场面煞是隆重热闹。温州的平阳一带新郎还须带上许多粽子,用以分馈女家亲戚,俗称“分回花粽”。

宁波一带的回门会亲隆重而雅致。回门前须由男方发轿请来阿舅,新郎向阿舅敬茶,并设宴尊请阿舅,然后新娘新郎乘轿回娘家,随带“望娘盘”一担为礼。晚餐娘家盛宴款待,酒毕即返回。当回门轿返回夫家门口时,新娘要“过仙桥”、“跳龙门”进入新房。轿子一到夫家已有一帮人在门口迎候,搬来二三十条长板凳从轿门一直接到新房门口,俗称“仙桥”。一帮宾客嬉笑欢闹催促新娘上桥,在新郎的搀扶下新娘摇摇晃晃走上仙桥。当走到最后一条板凳时,有人在“桥头”叠上一条长凳并递上一只油包,令新娘口衔油包走完桥头跳入新房,俗称“鲤鱼跳龙门”,自然是既有一番美意,又掀起最后一个欢笑的浪花。

此外,辽宁本溪一带新娘须在婚后九天才回门,俗称“回九”,也有第十天才回门的,又称“九九十成”。而山西南部一带,在婚后第二天回门时,当女婿的还真有点紧张呢,当地习俗回门时一定要让女儿向父母汇报新婚之夜的情况。倘若汇报的情况不能令两老称心,丈母娘要拉下脸不招待女婿。这还不用说,丈母娘按规定有权留下女儿,让女婿孤单一人返回,严重者则更麻烦。若汇报情况使岳父岳母满意开怀,就设宴款待女婿,酒后爽爽快快地送小夫妻返回,小俩口双双从娘家回来按俗可尽情欢乐九天,寓意“长久和好”。九天后娘家接女儿回去,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以示让新郎与新娘分开几天,使新婚之中不致过份劳累。十天半月后新郎方可前往岳家接回妻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