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团圆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团圆饼分类:【传统文化】 即月饼。农历八月十五日,旧称团圆节,有祭月之俗。唐代有吃 “玩月羹” 之俗。民间中秋食饼,始于南宋,明代宫中,这天供有月饼瓜果,候明月升起,焚香许愿后,便吃月饼。如果还有剩月饼,仍整块收藏于通风干燥之处,至年终家人团圆时,再合家分吃,称为团圆饼。按习惯,这天女子如在母家,必返还夫家,与亲人团圆。月饼种类颇多,咸、甜、荤、素各具风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幽州风土吟?月宫符》有云: “月宫符,画成玉兔瑶台居; 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清代宫中由后妃主持于天香亭祀月,食月饼。有的月饼直径二尺,重10余斤,乃至40余斤,上面绘有月宫蟾兔图像。清雍正年间 (1722―1735),元旦有御用团圆饼,雍正帝曾以此饼赐给宠臣鄂尔泰。中秋月饼,也常用雕漆盒装盛以备赐赏。如乾隆四十八年 (1783) 中秋节,仅用于赏赐的月饼就有: 大月饼15品1桌,2寸月饼32品2桌,攒盘月饼20品1桌,内管领月饼15盘2桌,自来红月饼12盘1桌。民间中秋食饼之俗沿袭至今 团圆饼,也叫做团圆馍,是家庭自制的圆形大月饼。这种饼是用精面粉加适当发酵剂和碱面和成面团,然后擀成圆形饼放在鏊锅内烘烙至熟而成。比较精制的团圆饼,有3~5层厚的,底层大其他层逐渐减小,形成低塔形。每层周围雕塑着各式各样的花纹、花朵,看起来十分美观。此饼拜月时作为献礼,拜月后分而食之。一家有多少人,切成多少块,合起来是一个大圆饼(团圆),分开时一人一块,表示分力合作的意思。 陕西延安地区的人民,喜欢在每年中秋节前,买芝麻、核桃仁、花生仁做馅,用精面粉做皮,做成圆形饼,放在鏊锅里烙制,亦称团圆饼。 陕西乾县人民于每年中秋节,烙成圆形锅盔馍,名为月圆馍。节日的晚上,拜月后按全家人数切成若干块,每人一块,分而食之。未赶上回家过节的人,也给他留一份。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