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民革命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民革命军分类:【传统文化】 国民党政府正规军队。1925年7月,国民党在广州建立国民政府。8月,国民政府将所辖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初设4个军,第一军由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党军改组而成,蒋介石为军长;第二军由建国湘军改组而成,谭延贻为军长;第三军由建国滇军改组而成,朱培德为军长;第四军由建国粤军改组而成,李济深为军长。到北伐战争前,国民革命军增为8个军,兵力约10万余人。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分别担任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编制一般采用“三?三”建制,每军下设3个师,每师下设3个团,每团下设3个营,每营下设3个连。并学习苏联建军经验,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注意对官兵进行政治教育,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大多由共产党员担任。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设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统辖并指挥国民革命军作战,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打垮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军队,取得北伐巨大胜利。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军队一直沿用国民革命军名称,又简称“国军”,但性质已与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不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利用这支军队,长期进行反革命内战。抗日战争时期,随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红军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在解放战争中,“国军”大部分被人民解放军消灭,少部分残余撤退到台湾,成为国民党维持对台湾统治的军事支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