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圆明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圆明园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御苑。位于北京西郊挂甲屯之北,颐和园之东。明代皇室已在此建有林园。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旧园基础上予以修整,赐与皇四子允祯(雍正帝),并亲题名为“圆明园”。雍正即位后,又增建殿堂楼阁,引水蓄池,广植林木,作为游览、听政之所。乾隆时曾六下江南,以江南多处名园蓝本,全面规划,大规模扩建,东面增修了长春园,东南合并了万春园 (即绮春园),初步形成了圆明三园 (习惯上统称为圆明园)。嘉庆、道光、咸丰又代代增修,经过六朝皇帝先后150年的营造,使圆明园益发辉煌,称为 “万园之园”。园占地约5200亩,有大门18座。圆明园在三园中面积最大,前后共48景,每一景中又可分若干小景,每一小景又是一组亭台楼阁的建筑群,其间山环水抱,花木掩映,步移景异,变幻万千。其布局可分三组,前湖前及两侧建筑区; 后湖以北建筑区; 福海四周建筑区。前面为朝廷区,另二部分为游览区。朝廷区正殿为“正大光明殿”,七楹,东殿额系雍正皇帝御笔。虽为正殿,但其庭院设计却很自然,不雕不绘,以达松轩茅舍之趣,皇帝所设各种宴事及殿前御试,常在此举行。其东配殿为皇帝批阅奏章的“勤政亲贤殿”,殿之东壁有御制 《创业守成难易说》,西壁有 《为君难跋》。正大光明殿后即为前湖,湖北有 “九洲清晏殿”,雍正帝和道光帝都死于此殿,殿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 “乐安和”,是乾隆帝的寝殿。后湖为帝王嫔妃游玩的地区。有种植数百种牡丹及各种奇花异卉的镂月开云; 有皇帝诵文吟诗之处――碧桐书院; “万安安和”是建在水中的 “?”字形房屋, 30多间, 造型美观, 建造精巧,还有冬暖夏凉之特点; “山高水长楼”为上下二层,每年元霄节在此观看烟火,其时殿前数千人挥舞各色宫灯,歌舞伴和,组成各种图案,变化无穷,而后烟火飞空,争奇夺艳。接待外藩也常在此举行。后湖北是各具特色的园中小园。“南北长街”是假设的一个交易场所,宫监扮成商人,仿市井买卖; “北远山村”是农村样式的区域,以突出自然风景之美; “水木明瑟”是利用水力推动风扇转动,以达室内清暑之功; 此外还有安佑宫、澹泊宁静、舍卫城、文源阁、廓然大公、四宜书屋等。福海在园之东部,又称东湖,水面辽阔,四周十岛环抱,中有“蓬莱三岛”。又建有方壶胜境、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平湖秋月、曲院风荷、雷峰夕照、洛伽胜境、别有洞天、夹镜鸣琴、山容水态等,均造就成仙山琼阁状。咸丰十年(1860) 十月六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占领圆明园,侵略军恣意抢掠园中豪华陈设和珍贵文物,后又放火焚烧,瑰丽的圆明三园成为废墟。 圆明园残迹 王威著。作者通过对实地考查,又参考官修典籍,私人著述,外国人的记载,近人论述圆明园的文章等资料,对圆明园进行了简明的概述。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圆明园的兴建; 第二章,全盛时期的圆明园;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圆明园的焚掠; 第四章,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的经过; 第五章,圆明园再劫和现存的遗迹。阅读本书使人们了解圆明园是我国建筑,园林的杰作。从清朝康熙开始创建,一百五十年间,投入了无数的工匠、人力,修建了精美的宫殿楼台,开凿了众多的湖沼园囿,以及每所建筑中的陈设、绘画、文物和艺术品,集中了我国封建文化的精华。圆明园始建之初,正值清朝统治者在全国的统治逐步稳固的时期,乾隆一朝是圆明园史上的全盛时期,迨至咸丰十年 (1860),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圆明园全部毁于帝国主义之手。作者指出,由此可见,圆明园的修建、发展、鼎盛、停滞以至于毁灭的全部过程,与清朝的经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与衰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书由北京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 中国清代名园之一。遗址在北京西郊海淀附近。一般所说的圆明园,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故又称“圆明三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在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雍正时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后又在园东侧辟建长春园,在园东南辟建绮春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全部建成。构成三位一体的园群,周约10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罗列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它在继承北方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江南园林的精华,成为一座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大型人工山水园。其150多组建筑群各具特色。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这是在中国宫廷里首次成片建造外国建筑和庭园。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中国当时一座最出色的行宫,并通过传教士的信函、报告的介绍而蜚声欧洲。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劫掠园中珍宝,并纵火焚毁这座旷世名园,只留下残壁断垣的遗迹。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