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圆明园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圆明园遗址

分类:【传统文化】

在今北京海淀区,北京大学附近。原为明代苑园。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动工扩建,乾隆九年(1744)基本告成,后又屡加扩建,前后历时150余年。包括圆明、万春、长春三园,被誉为“园中之园”,为清帝休憩、议事之所。圆明园规模最大,内有勤政殿、安佑宫、方壶胜境等48景。清咸丰十年(1860)、光绪二十六年(1900)先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洗劫、焚毁。现仅存遗址,有一部分建筑物残迹。

位于海淀区东部,占地约5200亩。清代康熙帝六次南巡,搜集了天下名园胜景,“移山缩地”,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初建此园。当时为皇四子胤肚(以后的雍正帝)的赐园,号称四十八景,且一景一奇。后经重修扩建,乾隆九年(1744年)已基本建成。并分别于1749年和1772年附设长春、绮春(后改“万春”)两园。三园之间有门相通,平面呈倒“品”字形,所以通称圆明三园。乾隆以后圆明三圆的修缮和增建工程仍在不断进行,景点合计约160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市肆村舍,无所不包,奇花异草、名贵山石、古籍珍宝,无奇不有。如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宴会用的九洲清宴,藏书用的文源阁,以及武陵春色、断桥残雪、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都很著名。长春园北部还有一组园林化的欧式宫宛,俗称西洋楼,是为乾隆60大寿而建,曾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字画、文物珠宝,堪称“万园之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后纵火焚毁。现仅存西洋楼的部分石雕残迹。后人又兴修福海、迷宫等处,但昔日盛景终归无处可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华西路北。明代曾是皇族园林,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为皇四子胤肚(后为雍正帝)的赐园,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朝重修扩建,前后历时150年。圆明园是长春园、万春园、圆明园的统称,而以圆明园最大,故又称圆明三园,主要有48景,既显北方园林之雄健,又具江南名胜之秀丽。三园平面布局为倒“品”字型,长春、圆明东西并列,万春在南,居中为福海。周约10余公里,占地5200亩,水域占三分之一,建筑面积超过故宫,达16万平方米。有楼台殿阁、亭榭轩馆等园林建筑140余处。园内拓湖垒山,广植花木,造大小山丘250多座,各式桥梁200余座,集景百余处。景点设计多取自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历代名画中的意境、江南名园中的胜景,还于长春园北建有一组富丽豪华的欧洲古典宫苑,俗称西洋楼,南北兼融,中西合璧,构成举世罕见的园林建筑群,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其中以皇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宴会用的九洲清晏殿,祭祀用的安佑宫,藏书用的文源阁,以及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西湖景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平湖秋月”等,尤为著称。园中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字画,文物珍宝,堪称文化艺术宝库。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疯狂洗劫圆明园内陈设和珍宝后,又纵火焚烧,将这座世界名园毁坏殆尽。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二十二年曾数次作过部分修复。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再度盗掠残存文物雕刻等,全部园景破坏殆尽,唯留山形水系及圆明园内大宫门、正大光明殿、九洲清晏、安佑宫等遗址,万春园的正觉寺、长春园西洋楼雕花石柱残迹等,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从遗址看,原殿宇建筑平面有工字、口字、田字、井字、偃月曲尺等形状,并有方胜圆檐、十字、四角、六角、流杯等亭。现已成立遗址公园,修建了园史展览馆,成为近代史的现实教材。自清以来颇多遗址凭吊之作,近人李大钊《吊圆明园故址》有“圆明两度昆明劫”,“玉阙琼楼委碧埃”等语。

清代最著名皇家园林遗址。圆明园是与长春园、万春园的总称,通称圆明三园。遗址在北京大学校园正北,清华大学校园西北。三园外围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5200多亩。明代已形成皇家苑园,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始扩建,经过五个皇帝,经过150年才建成。园中除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外,还有宏伟的西式建筑“西洋楼”,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园内建有楼台殿阁、亭榭轩馆140余处。在建筑设计上,以传统的神山仙境以及山水画中的深山峡谷和江南风景写生画面,并吸收历代皇家园林建筑的优点构筑而成。挖湖造山,遍植奇花异木,搜罗名贵山石,移山缩地,建成100余景,使园景变幻迷离,宏丽非凡。临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宴会的九洲清宴,祭祀用的安佑宫,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苏州园林的“狮子林”和仿西湖景色的“平湖秋月”等等景观比比皆是。园内建筑陈设豪华,并收集了全国罕见的文物、珍宝和图籍。欧洲的有关文献盛誉它是“万园之园”,“人间天堂”,“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大肆劫掠园中珍宝,并纵火焚毁,一代名园在侵略者手中化为废墟,现仅存长春园西洋楼的部分石雕残迹。解放后,在遗址上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逐步恢复一些景区,福海整修工程顺利进行,1985年已开始对外开放,接待游人。为了纪念“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烈士,在圆明园“九洲清宴”的遗址上,建有“三?一八烈士墓”,在墓地的60余平方米的圆形石基下,安息着41名中华优秀儿女,供人凭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