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圆通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圆通山分类:【传统文化】 在昆明市区东北隅。因山色深碧,巨石盘结,如螺如髻,故又名螺峰山。山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总面积约26公顷。圆通山约比昆明市区高出五六十米,是观赏昆明四周景色的较佳处所。山南削壁之下的圆通寺,是昆明地区最大的古刹。清初建“衲霞亭”于盘坤、补陀罗二崖之上,崖壁上前人题刻很多。山下原有潮音、幽谷二洞,已淤塞。山中有“咒蛟台”遗址。山上饲养动物达130多种。每年二月底三月初,满山的云南樱花、日本樱花、垂丝海棠和碧桃一齐怒放,游人如织。花山人海,热闹无比。 位于市东北隅。因山色苍翠深碧,盘旋如螺髻,俗称螺峰山。早在唐代南诏国时,已为名胜地。岩壁有唐兴元元年(784)南诏王巡游时命从臣所题摩崖。山麓原有唐代南诏蒙氏所建补陀罗寺,因地处卑湿,后渐废圮。元大德五年(1301)在山南侧重建,延钓六年(1319)竣工,名圆通寺。山亦随之称圆通山。明初改建昆明城,山被划入城内。山上名胜古迹颇多。圆通寺建筑前高后低,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有山门、圆通胜境坊、天王殿、八角亭、圆通宝殿、回廊等,规模宏大。圆通宝殿富丽堂皇,内有元塑三世佛坐像、元代壁画文殊像残片、明雕蟠龙柱等。殿后螺峰嶂下有咒蛟台,台左有幽谷洞,右有潮音洞,清诗人孙髯翁曾隐居于此,今洞已淤塞。寺后绝壁峭拔,翠屏笔立,其中盘坤、补陀罗崖壁前题刻颇多,有唐画家吴道子观音碑刻等。山巅有建于明代的接引殿,殿前有明月石和月石草亭。圆通山、寺今已辟为公园。山上另建有昆明动物园。山西隅有云南军阀唐继尧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