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圈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圈地

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满族统治阶级以政治强制手段野蛮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及其所掠夺的土地。主要在近京地区掠夺汉人的土地。清统治者, 为维护满族贵族的特权地位和军事上的需要, 从顺治元年(1644)开始,进行三次大规模圈地。顺治元年十二月(1645年1月),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为由,下令: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 及明室等无主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派官员骑马拿绳丈地,时称“绳圈”。二年十一月,第二次大规模圈占土地。下令:不论无主有主土地,悉行圈占。将圈占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等府州县。四年正月,又以“今年东来满洲,又无地耕种”为由, 下令于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州县内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圈占土地。后小规模圈地也不断。总共圈占土地十六万六千多顷。康熙八年(1669),由于人民的反抗,被迫停止圈地,下令:“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在圈地同时还占房(即圈房),并强迫汉族农民“带地投充”。在圈地上,建立皇庄、王庄、官员庄田、八旗兵丁份地等各种庄屯。圈地占房,使农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困苦万端,走投无路, 被迫起来反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