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坯房与瓦房建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土坯房与瓦房建筑

分类:【中国民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藁城市农村平顶房多是土坯平房,砖墙平房很少,即便有也是外砖内坯的表砖房。一般人家盖土坯房,只在房基垒五至十几层砖(用单数不用双数),防止墙体受潮和碱化,垒的砖基称“碱”。“碱”以上全用土坯砌墙,砌到房檐处,再砌三五层砖。表砖房分“菜瓜道”和“一码三箭”两种。“菜瓜道”就是在房基上卧砌一行砖,叫卧砖,再把砖的最大面朝外砌一层,叫“表砖”。表卧相间,砖缝勾以白灰,墙的内侧用土坯垒砌。“一码三箭”是墙外侧的表砖一层接一层,每表三个砖就横砌一砖,墙面只露砖头,称为“码”,目的是和内侧的土坯墙连为一体。正房北屋一般南北进深一丈三四,每间东西丈余,前后墙上放木梁。在梁与山墙之间,东西放檩,每间上檩三四根,称三柱檩、四柱檩。耿村旧时盖房多为三柱檩。檩细梁粗,二者均为圆木。两檩和檩墙之间,南北搭椽子。好椽子是二寸见方的方椽。穷人常用便宜的小树股砍修成的圆椽或细竹竿。椽子上铺一两层苇箔或高粱秸箔子,上面再铺麦秸或树叶,然后用泥土压实抹平,房顶平形,后高前低,相差约20厘米,称“走水”。四周房檐略高,前面门窗间留有瓦口以排雨水。以前,富户也有在房顶上另抹一层沙与石灰泥的,称沙顶。后来又用煤渣和石灰封房顶,因需要锤打平实,故称锤顶。屋门是两扇木板门,每扇木板门多由三块厚木板合成。门扇板不能用独块木板,认为“独门”不吉利。窗户是木格棂方窗,冬天糊绵纸,夏天撕开。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出现了玻璃门窗。

过去人们盖房要考虑左邻右舍,盖新房不能比别人的高得太多。假如某家房子高得太多了,邻居会在自家房顶上加盖一间小屋。村民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邻居家的高房子挡了自家的风水。还有盖虎头屋、抱厦房的。

过去,蔚县居住在河川区的住户盖土木结构民居者较多,其式样大体可分为灰土房、瓦房和起脊大瓦房三种。

灰土房。竖木为柱,联柱支梁,梁上安檩,顺檩搭椽,土垒或泥坯砌墙,椽上铺白麻秆或栈板,最后抹泥或白灰,屋顶多为“一出水”,即朝前方流水。因民间有“四六不成材”之说,故民间忌讳盖四间或六间正房。

瓦房。属于中等房屋,先立柱搭架,砖砌墙基、土基或泥坯砌墙到屋顶时再砌砖,木椽盖顶而后覆瓦,俗称“穿鞋戴帽大瓦房”。屋顶多为“两出水”,也叫“道士帽”。

起脊大瓦房。先立柱搭架砌砖基,接着砌里软(用土墼或泥坯)外硬(用砖)墙,木椽上用栈板盖顶再覆瓦。屋顶正中起“一”字脊,东西山墙各起一脊成“人”字形,各个脊角微上翘,脊角固定有脊兽,俗称“五脊六兽”。为了牢固,上瓦时,滴水瓦上前后各钉一铁钉,俗称“一瓦二钉”。这便是旧时蔚县民间最为讲究的住宅―――“一瓦二钉起脊大瓦房”。

蔚县瓦房顶上的波纹瓦(杜学德摄)

青龙民间建宅时,先选宅基地,用石料打好地基,在地基上先竖木柱,联柱支梁,梁上接檀檩,顺檀搭椽子,椽子上加苇笆,上涂茅草大泥,顶部或瓦瓦或苫草。瓦瓦的为瓦房,苫草的为草房。再在房架周围垒起四壁,安上门窗,一座房子即盖成。这种房有三檀房、五檀房、七檀房之别。三檀房即房脊一檀,前后坡各一檀,依次类推。三檀房屋内面积小,在山区仍能见到。如今更多的人盖起了七檀房,跨度加大,屋内面积增加,能根据需要分隔成小间。20世纪90年代后,条件好的农户盖起了平顶房和楼房。

青龙民房的门,旧时是开在房子一头的南边,进门是厨房,再开门进去是住室,住室大小不等,这种房叫“口袋式房”。一座房正中间开门,中间是厨房,两边是住室,格局是由口袋房进化而来的。旧时的房门,是两扇对开的厚木板门,每扇门的外边上下有长出门扇10厘米的门轴。门框两边上头有插入门轴的孔,叫门“攥子”;下轴放入压在门槛下两边的凹槽中,门向内开。门后有门插,长约一尺,安装在右扇门的下中间部位。在屋内插门时,由右向左插入左扇门上的插鼻中。门框的上方大都安有小窗子,窗上是木格窗棂,里面糊纸。小窗有固定的,有可以开启的。

青龙民居住室南墙要安两个或三个并排大木窗,每个窗户之间有一道上下通天的宽木相隔。窗子为上下两扇,上扇轴在上方两端,向里开,往上张。需要打开时,或用木棍支撑起来,或是在房顶处悬钩吊挂。上扇窗子格较大,有横格、竖格、方格及菱形格等,组成工字形图案、屏景式龙凤图案、花卉争艳镂雕图案等各种样式。下扇窗子格很小,窗格样式多种多样。下扇窗安装在窗框上的榫槽里,平时不开,需要开时,可随时打开。有的住房一间屋只安一扇大木窗,在大窗的一侧或两侧安上下通天的窄长小窗。其式和门扇一样,一边上下有轴,安插在窗框上的攥子和凹槽里,可随时打开。民房后墙也开窗户,但窗子小,在后墙中间部位,开时也用木棍支撑或用钩子吊起来。民房阳面大窗和后小窗的作用是加大采光面和冬季取暖,夏季通风。如今,木格窗已逐渐被大格玻璃窗取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滦南县的房子多是尖顶房,分为瓦房和草房两种。草房居大半,是穷人的住房。瓦房较少,只有少数富户居住。瓦房一般是在梁、檩、椽上铺苇帘子,再铺房笆,然后抹上两三寸厚的泥,最后铺瓦,用泥或白灰泥粘接。瓦房的特点是冬冷夏热。草房除不铺瓦外,房屋结构与瓦房相同。草房铺顶时,将芦苇截成一尺半左右,一束束自下而上层层排实,厚度约半尺。草房一般每年春天补修一次,其特点是冬暖夏凉。

房屋的墙体材料,以前有下砖上土、上下全砖、上下全土、下石上砖、下石上土等。在石砖墙基上,或全砖,或全土,或内土外砖(亦叫里生外熟),富户盖房多是砖木结构,一般穷人多是土石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1976年唐山等市县地震以后,尖顶房逐渐被平房代替。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石、木、水泥。平顶房是在梁、檩、椽之上铺上苇帘子、房笆,然后铺约半尺厚的泥,最上面打上石灰炉渣,作防渗层。墙体材料都是下石上砖。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的农户把房前檐和院墙外墙改成水泥刷石。90年代后,有的人用釉面砖(瓷砖)或马赛克装饰房屋,但多数不加修饰。房屋色调以红色为主,也有相当部分房屋前檐是青砖,后檐为红砖,少数房屋前后均用青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