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家族丧葬礼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土家族丧葬礼仪

分类:【中国民俗】

古俗土家人去世,由土老司主持丧事礼仪,先唱《椁床词》,述死者一生的辛苦。入葬前夕,土老司穿着死者生前的衣服,身背破背篓,装扮成死者离别儿女家人的模样,死者的亲人痛哭,不愿死者离去,土老司则挣脱夺门而走。

“改土归流”后土家葬礼受汉族影响,带有汉族的习俗。

送终。死者临终时,由儿孙抱于胸前,叫做“接气”。死后将帐子推开,让死者上路,并在其口里放“含口银”,烧化纸钱3斤6两。然后由儿女烧一壶开水,内放桃枝,给死者洗脚、手、胸、背、太阳穴等五“心”。再穿寿衣5~7件(只能成单数),穿寿鞋,戴寿帽,腰捆一束白纱,以年龄计,一岁一根。女性死者穿红衣,云可解脱生儿育女的“罪孽”。梳洗装殓毕,神龛用黑布盖住,将死者放在堂屋木板上,脸盖黄纸,胸压鼎罐盖,脚边点清油灯,随后把死者的垫铺草在十字路口烧掉。

入殓。棺材置两条长凳上,把从7户人家收来的火灰(忌用有孕妇人家的灰)放棺底摊平,按死者每10岁打一个碗口灰印,上铺皮纸,1岁1张,每10张扣1张,再垫红布三角形枕头,内装落气时烧化的钱纸灰,上画一公鸡,由道士在棺边扫魂,将“死者阴魂扫进去,生者阳魂扫出来”,而后死者才入棺。入棺后在死者耳中塞一根灯草,象征后人聪慧,再用一块手帕盖住脸,盖上红色寿被,切忌亲人眼泪滴入棺中。

超度悼念。丧事期间,孝家门上贴“当大事”三字,扎上丧门,给死者扎灵屋,请道士念三五天经,也有念七或九天的。出柩前两天举行“小葬”开路礼仪,杀猪宰羊祭悼死者。大葬举行“解灯”、“打绕棺”、“十王进贡”、“血盆绕”、“弥陀绕”、“散花”、“解结”等仪式。安葬前一日,亲友来吃“烧香酒”,寨内青壮年来吃“抬丧饭”。晚上“散花解结”,唱孝歌。

石门县西北山区的土家族不请佛、道,而请人跳“跳丧舞”来悼念死者。跳丧的人至少三人,一人司鼓,两人跳舞。跳舞的两人一组,至少一组,多可四组。舞蹈动作粗犷、原始,可能是原始社会的遗留。

安葬。出殡时,棺材上盖棺罩,上站一只雄鸡,孝子抱灵牌居送丧队伍前,一路上丢“买路钱”(纸钱)。至墓地,孝子先挖地三锄,喊死者三声,然后由他人挖好墓井,烧芝麻秆于坑内,再由“地理先生”用小米画八卦,撒下朱砂、雄黄,咬破雄鸡鸡冠将血淋于墓穴四周。下棺鸣炮,孝子跪下先盖土三锄,随后堆土砌坟。新坟连续三夜送火,以慰死者的冷清。古丈县土家人满三朝时,要备酒和刀头肉到新坟祭奠并“捉魂”,将蜘蛛类虫子捉放在纸筒内带回家里供在神龛上,表示亡灵已回家和祖先一起生活。葬满3年,于社日杀猪宰羊祭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8: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