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族旅游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族旅游文化分类:【传统文化】 土族,主要集中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民和县、大通县等地,人口约19.3万。信仰喇嘛教,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土族的服饰别具一格,青壮年妇女的花袖衫以虹的色彩作为设计原型,五彩缤纷,腰系彩色的绫绸带,下穿镶有白边的绯红褶裙。青壮年男子,多头戴白毡帽,身穿小领、斜襟、袖口镶黑边、胸前镶一块4寸见方彩色图案的长袍;或穿绣花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系有腰带,鲜艳多彩。土族的烤圆饼、炸薄煎饼等食品,以及青稞酒,别具特色。土族人一般一家一个庭院,院墙较高。其交游节会,主要有六月会、雷台会、五峰山花儿会等。土族的刺绣十分有名,是重要的工艺美术品。土族的婚礼习俗,有哭嫁、歌舞、嘲亲等场面和仪式。土族建筑文化特点突出,别具一格。农村一般以村落聚居在依山傍水的山脚下,家家有庭院,房子平顶储粮,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或描绘着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一些古建筑凝聚着土、藏、汉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如佑宁寺、互助县城钟鼓楼、五峰寺等。民间文学都是以口头形式为主,有诗、故事、寓言、歌谣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