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有所不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地有所不争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一种战术思想。意指有些地方可以不去争夺。孙子认为:对胜负安危影响不大的地方,刚刚夺占又将要丧失,可以放弃它。《十一家注孙子》:“不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因此,实战中为了总的战略目标,要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不要仅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孙子?九变篇》:“涂有所不由,军的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令有所不行”。 古代兵法。指对胜负安危影响不大的地方,刚刚夺占又将要丢失,就不要争夺它,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都是孙子在其兵法《九变篇》中提出的战术思想,主要是强调指挥员应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或改换进攻目标。歼敌与略地,是进攻作战的直接目的,而在攻城夺地与消灭敌人的关系上。消灭敌人是主要的。毛泽东所提出的“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的军事原则,把孙子“地有所不争”的应变思想,发展到了战争指导规律的高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