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隍庙庙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城隍庙庙会分类:【中国民俗】 在今复兴门内成方街,是明代北京最大的庙会,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开市。从城隍庙向东列肆3里,最盛时达10里。庙会上的货物凡生活日用所需,粗精皆备,尤其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名特产品和奇珍异宝极多,客商来自四面八方,还有碧眼胡商,漂洋番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清代,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十开庙10天。初一日,宛平县城隍出巡,仪仗威严,还有各种香会相随,如秧歌、高跷之类,边走边练,谓之“献神”。所经街市,观者如潮。庙期,百戏杂陈,摊棚林立,尤以估衣为多。又有宛平县城隍庙,位于地安门外西皇城根路北。五月初一日,城隍出巡,盛况空前,各种香会随之,如秧歌、高跷、五虎棍之类。1927年北伐之后,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开庙,主要活动于晚间进行,传统活动是看火判、观灯、进香,有香烛及各种应节物品出售。还有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东口外路北,每年三个鬼节,即清明节(四月初五)、中元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各开庙1天,届时,人们纷纷到庙内烧香叩首,为死者祈祷冥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