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基督教和天主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基督教和天主教

分类:【地域文化】

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初,天主教和基督教从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缅甸),两路传入云贵高原。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产生不同的影响。云贵高原上,汉、傈僳、拉祜、布朗、怒、独龙、苗、布依、侗、水、仡佬、彝等民族都有信教的人。

天主教首先传入贵州,时间最早是公元1712年。基督教传来最早的是循道会英国传教士柏格里,他沿长江而上,公元1888年来到云南昭通。

从缅甸方面传入的是基督教,首先在景颇族地区。公元1855年,英国占领上缅甸之后,就进入了景颇地区,而基督教传到我国景颇族地区也在那之后不久。

1.天主教与教案

天主教在明朝就传入我国,后来时开时禁。康熙四十九年(1712年),法国传教士穆助勒从四川来到贵州务川活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式传入务川,在汉族、仡佬族、苗族中传播。

公元1861年,贵州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青岩在贵州省城贵阳市郊,是布依族、苗族、汉族杂居地区。天主教先在贵阳市猫猫巷设天主堂,接着便在青岩设第二个教堂。他们选择青岩是有目的的。青岩教案反洋教的虽然主要是当时清政府官员,但法国驻清政府公使克勒格给在贵州传教士胡缚理的信中提及,中国人把传教士们“看成是他们的政府和风俗习惯的破坏者”。可见,天主教在中国的冲突,既体现在传教士干预地方政府事务(尤其是诉讼方面)上,也体现在文化方面。

在咸同年间,于贵州发生的五起反洋教事件,有两件是直接体现在与文化冲突有关。公元1862年的开州事件(开州,今开阳),是因为教民吴桢相等不参加凑钱祭赛龙灯,祈年逐疫,与非教民发生矛盾引起的。公元1869年的遵义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那年五月初一,遵义举行瘟祖醮,教民杨树荣也到庙里烧香,被另一教民杨希伯发现,上前阻止,惹起在场群众不满,后来杨希伯纠集教民在街上与非教民发生扭打。端午节时,非教民涌入天主堂算帐,捣毁教堂,人们认为这是“端阳五月五,瘟祖打天主”。

2.基督教与教士文字

传入云贵高原的基督教是改革以后的新教,它主张改变少数人垄断圣经的局面,而是让教徒直接阅读圣经,口号是让每一个教徒都直接聆听上帝的“福音”。“万能”的上帝不能直接与所有操不同语言的人对话,因此,教士们不得不为各种语言创造文字,翻译经书。

云贵高原上的教士文字如:

波拉字母是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借鉴克里字母(cree)、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创制的,由大字母和小字母构成,大字母表示声母,小字母表示韵母和声调,由小字母在大字母的不同方位表示不同的声调。他用这套字母为苗语、傈僳语、彝语设计过文字,只有苗语成功。注音字母即北洋军阀政府于1918年颁布的汉语注音字母。但早在1918年就已试行,因此有1916年传教士用它设计苗文和革文。

天主教在云贵高原上传教,主要在汉族地区进行。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只是为撒尼彝语设计过拉丁彝文。基督教在中国沿海传教时,设计了17种汉语方言土语罗马(拉丁)字母拼音文字,较为成功。在渗入云贵高原时,传教士们还非常注意结合实际,如使用汉语注音字母设计文字,是注意到了这种拼音方案不像拉丁字母那样“洋气”十足,同时又是政府颁布的拼音方案。又如柏格理设计波拉字母时,在苗族地区就牵强地把一些字母形状与苗族地区一些生活、生产用具的形状联系起来,还编造说这些文字便是古代苗族失落的文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