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督教异端派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基督教异端派别分类:【文化精萃】 在古代和中世纪,受到当时教会权威排斥的基督教派别。其神学观点与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正统理论相对立。为了与异端学说划清界限,早期教父从圣经的先知和使徒的言论中寻求判别正统与异端的标准,以后教会则通过公会议来确定正统,斥责异端。中世纪异端的含义已不限于教义方面的错误,还包括了基督徒生活与操持方面的“错误”。12―13世纪,天主教建立了异端裁判所来对付异端。宗教改革后,新教也将其他派别斥为异端。近代由于理性主义的影响和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原则深入人心,对异端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天主教将异端分为“故意的”与“非故意的”。现代基督徒一般已不再把持其他观点的基督徒斥为异端。 古代异端有基督教诺斯替派、马西昂派、孟他努派、阿里乌派、阿波利拿里派、聂斯托利派、一性论派、贝拉基主义、多纳图派等。中世纪异端主要有一意论派、保罗派、鲍格米勒派、阿尔比派、韦尔多派、鞭笞派等。宗教改革时期被天主教斥为异端的有威克里夫派、胡斯派、圣杯派、塔波尔派,16世纪以后出现的再洗礼派、苏西尼派和一位论派也曾被斥为异端而遭迫害。 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冲击,旧的异端概念也随之动摇。当政教合一局面被改变,基督教各派教会的世俗权力逐渐被削弱乃至丧失之后,其排斥异端的强制作用也随之消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