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诺族旅游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基诺族旅游文化分类:【传统文化】 基诺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人口约1.8万。信仰原始宗教,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基诺族的住房为干栏房,即竹楼。服饰比较简巧,男子喜欢穿无领对襟黑白花格小褂,没有纽扣,带包头,下穿及膝肥裤,裹腿。女子头带前短后披的翅尖帽,即披风帽,上穿无领对襟小褂,内衬薄布紧身衣,下系前开合的短裙,裹腿。有的妇女胸前还围着三角形花布,称之为“围腰”。衣物多采用自织的带有蓝、黄、红、黑等色条纹的土布做成,上绣有对称的图案花纹。基诺族的节日习俗,主要有新米节、抛猜节、年节等。年节期间,寨民进入头人卓巴家里,敲击大鼓,围鼓跳舞。在基诺族的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牛皮鼓舞。大木鼓则是基诺族崇拜的器物。所谓抛猜节,是指地球转到月亮与太阳之间发生的相会,即月食。吉诺族把这当成一个吉祥、欢庆的节日,鸣放枪炮、吹响号角。基诺族青年的恋爱、婚姻比较自由,双方常用花来作媒。恋爱之前要举行“成年礼”,表示正式拥有灵魂。基诺族还有钻耳孔、纹身的习俗。耳孔内塞竹管,并插鲜花。纹身时,女子一般只黥刺小脚部,花纹与衣服上宽阔的边饰图案相仿;男子则在臀部、腿上刺上动物以及日用品的图形。另外,基诺族少女还有把牙齿染黑的习俗,以作为成年的标志。基诺族具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有牛皮大鼓和“七柯”(用7个竹筒做成,是一套狩猎时专用的乐器)、“塞吐”(大鼓,为崇拜之物)、?、钹等。基诺族妇女刺绣艺术精美,在衣饰、挎包、手帕及送给情人的腰带上,都绣有精致的图案,匀称的花纹。男子普遍会用薄竹片编织花纹美观的精巧烟盒、针线盒、饭盒等,还用竹子制做乐器,工艺精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