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堂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堂屋

分类:【地域文化】

亦称厅堂。毛南族民居中的一间。位于一登梯进门处。内架设有板壁,用板子镶花边成小阁,即“神龛”。神龛中间贴着用整张大红纸写的“天地君亲师位”6个大字。如今,有的人家写“天地国亲师位”或“天地民亲师位”。两侧写着“守龛童子,护宅郎君”。两边贴有用红纸写的阁联“心香一炷冲牛斗,手泽千年寄子孙”。横批是: “天锡纯嘏”。神龛前摆有香炉和插着羽毛的花瓶。节日时,点菜油灯或蜡烛,摆各种祭品。神龛下方摆着一张八仙桌,两边放着长板凳或两张太师椅,供来客就坐。节日、喜庆和杀大猪等,均在八仙桌上供奉天地君亲师。

是“联三间式”住房的中间屋,平日为家人聚会、议事及待客的地方。旧时的三合院、四合院均以北房为上房,北房大多是“联三间式”。大的四合院面积较宽,北房则采取“明三暗五式”的结构,即在堂屋两侧的里间屋各附带一个或半个开间大的套间。由于北房是上房,按长幼有序的居住原则必定由一家之长居住,故北房的堂屋自然成了家庭的中心,同时也是家长接受晚辈请安及对晚辈进行训话、教育的地方。

堂屋的装饰有一定的定式。通常在迎面墙上挂有中堂画轴和对联(俗称“对子”),下面贴墙处摆架几条案。条案当中放置座钟(以苏钟式样最多),两侧设置对称瓷制食罐、帽桶。然后,右侧为帽镜,左侧为掸(胆)瓶,上插鸡毛掸子。有俗语曰“左瓶右镜”,取“平静”之谐音,祈求生活顺当。清朝末年以后,有的还在帽桶与掸瓶之间放玻璃花,帽镜旁摆天球瓶等瓷器。条案前中间处放八仙桌子,两侧置一对太师椅,椅前均有镂空的脚搭。八仙桌子上陈设带绣花壶套的茶壶及带盖茶碗等茶具。一般八仙桌子周围还饰有红缎面或布面的绣花带走水的桌帏。

堂屋?里间屋

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故大多民居在堂屋与右侧的卧室(即里间屋)板墙下置灶台,灶台与卧室的炕洞相通,以此取暖。旧时,民间生活用水全靠人工用水桶挑水,故在堂屋左侧与卧室的板墙下放置大水缸,缸上贴“吉庆有余”图案的杨柳青年画,俗称“缸鱼”。缸盖为木制,一面平,一面为十字架形。其平面可当切菜板用。有的人家在水缸靠里的墙壁上砌有小洞,设灶王神位(也有将灶王神位设在灶台之上墙壁处)。

是全家会聚、吃饭、议事、祭祀、迎亲朋的地方,是整个住宅的核心。堂屋一般只有一间,为住宅之中厅,也有人家五间一条龙的房屋用中间三间做堂屋,叫“明三暗五”。在无锡一带的纵向民居中,堂屋则在最前面一间。堂屋一般用合扇门。堂屋的后檐墙靠墙放神柜,神柜有条几形的香案,亦有由数张老爷柜拼成。神柜正中供家堂菩萨神龛,其前供干鲜果品,焚香燃烛,其左供祖宗牌位。无锡则在堂屋左侧墙上高处建有饰成楼阁檐形的墙洞,供奉祖宗牌位。少数大户人家有好几进房屋,则在最后一进堂屋供奉神龛和祖宗牌位,将神龛(家堂)悬于梁上。今农村又为“渔翁得利”、“六合(鹿鹤) 同春”、“三星高照”、“和合二仙”等中堂立轴取代。堂屋两侧墙上一般贴年画或四条屏。沿两侧墙壁可置桌椅,供人歇坐。正中一般放大方桌(俗称“八仙桌”)一张,为用餐之处,大方桌不得高于神柜。作为香火堂的堂屋不开天窗。

苏州大户人家的厅堂

苏州砖雕门楼

雕梁画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