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塔哩雅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塔哩雅沁分类:【地域文化】 又作“塔兰其”、“塔喇沁”。一说为蒙古语音译,“塔哩雅”为“谷物”意,合词尾“沁”,则为“农民”、“庄稼人”、“佃户”意;一说源于维吾尔语terimqi (种地人),转成蒙语时音变为taranqy (塔兰其)。 塔哩雅沁系17世纪中叶被准噶尔贵族强迫迁往伊犁种地纳粮的农奴,祖籍以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最多。清军进入伊犁时大约有4500户。塔哩雅沁由被拘禁在伊犁作为准噶尔人质的和卓管理。在天山南路有一种旧察合台汗的王田,耕种者亦称“塔哩雅沁”,地亩所出,对半分成。准噶尔封建主对伊犁塔哩雅沁有可能实行同样的租制。塔哩雅沁地位低下,不仅要受准噶尔封建主的压榨,还要供和卓驱使,遭受民族、阶级的双重压迫剥削,不得擅离塔哩雅沁地亩,违者将被严加治罪。后人将伊犁维吾尔人通称“塔兰其人”,离开本意已远,还有人认为塔兰其是独立于维吾尔族之外的民族,实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