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塔虎城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塔虎城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前郭县上台子北,南距县城50公里,西北距大安市10公里。辽代(916~1125年)称长春州,金代改称新泰州。为吉林省现存辽代城池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呈方形,周长5181米,城垣土筑,高6~6.5米,基宽2.4~3.1米,上宽1~3米。各面城墙外壁均筑16个马面,中部有瓮城,四隅有角楼,城外有两道护城河。城北临松、嫩二江,南倚查干、库里两大泡沼,河流网布,盛产鱼类,禽鸟云集,为辽、金代皇帝春季捺钵之地。辽、金代皇帝每年春夏秋冬分别去各地狩猎或避寒暑,所到之处均设行在,谓之“四季捺钵”。捺钵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春日帝至长春州一带巡狩出猎,臣僚百官随行,“界外生女真在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钓鱼或捕鹅之后,必举行一次盛大筵席,称“头鱼宴”或“头鹅宴”,畅饮歌舞。有时皇帝在此接见北宋使臣,处理其他政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