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经的光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墨经的光学分类:【传统文化】 《墨经》光学是中国古代的杰出成就。共分八条,为文340余字。第一条论阴影的生成(“景不徙,说在改为”,“景:光至景亡;若在,尺古息”);第二条论光与影的关系(“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第三条论小孔成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第四条论光的反射(“景迎日,说在抟”);第五条论景的大小(“景之小大,说在?正、远近”);第六条论平面镜成像现象(“临鉴而立,景倒。多而若少,说在寡区”);第七条论凹面镜成像(“鉴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第八条论凸面镜成像(“鉴团,景一”)。《墨经》中“景”字兼含影和像二义,“光”字也有光线和影两种含义。在第二条、第三条中就已有光线直线行进的认识;第七条中已经讨论到凹面镜的球心到焦点的距离(“中之外内”),如说在“中”之外,成一小而倒的像;在“中”之内,成一大而正的像。在两千多年前能做出如此比较精确的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难能可贵的。《墨经》光学八条系统地论述几何光学成像情形,是几何光学的重要成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