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辩注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墨辩注叙分类:【传统文化】 为西晋形名家鲁胜著,保存在《晋书?隐逸传》中。为鲁胜《墨辩注》之序文,反映了鲁胜对逻辑问题的观点。鲁胜,生卒年不详,字叔时,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人。西晋元康(291―299)初任建康令。其思想以先秦名家为宗,尤重形名。其《墨辩注》已佚。序说:“引说就经,各附其章,疑者阙之。又采诸杂集为刑(形)名二篇,略解指归。”自称《墨辩注》是“兴微继绝”之书。以为,名学的任务在于“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他把先秦名家列为“坚白之辩”、“有无之辩”、“争两可”、“辩同异”等,指出“名必有形,察形莫如别色,故有坚白之辩。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无,故有无序之辩。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两可。同而有异,异而有同,是之谓辩同异。至同无不同,至异无不异,是谓辩同辩异。同异生是非,是非生吉凶。取辩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名之至也。”显示了魏晋时代“辩名析理”的逻辑特色。序文论述了先秦逻辑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逻辑史文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