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盛载器具。用以盛酒、粮食或水等。流行于各民族之中。壶的样式甚多。新石器时期已有此物,为陶制,腹深、敛口,表面有纹饰。商代流行青铜制壶,小口长颈壶和宽口椭圆形壶两大类,有的有盖或提梁。周时多圆形、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常作莲瓣装饰。这时也出现过方形壶。从春秋到战国壶的造型也日趋完美、华丽,从日用品开始过渡到工艺品。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工艺品莲鹤方壶,堪称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到汉代,圆形壶称“钟”,方形的称“钫”。

古代酒器。作为礼器常用于随葬,为明器中常见的器皿。先秦时期,壶有方壶、圆壶之分,《仪记?燕礼》: “司官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玄酒,南上,公尊瓦大两,有丰。幂用?若锡,在尊南,南上。尊士旅食于西门,两圆壶。”郑玄注: “瓦大,有虞氏之尊也。” 壶的形状特点是大腹、圈足,有的有提梁,有盖。据《礼记?礼器》: “门外缶,门内壶, 君尊瓦?。”郑玄注: “壶, 大一石。瓦?五斗,缶大小未闻。”作为酒器常用于享宴,如《诗经?大雅?韩奕》: “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壶也用来盛食物。《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昔赵衰以壶飧径从,馁而弗食。”

古代盛酒器,也用于盛水。青铜制壶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殷商的壶有小口长颈和宽口椭扁体两大类别。前者圆腹,细长颈,圈足,带盖,有的有提梁,后者宽口椭扁体,腹下垂,颈侧有贯耳,有的带盖或提梁。西周前期略承其制,腹前有的有鼻。西周后期,带贯耳的少,兽耳衔环或双耳作兽形的多,也有无耳的;下腹大而颈粗,或体方而角圆。春秋战国期间,耳多作蹲兽或兽面衔环形,盖多呈莲花瓣状,体则有圆形、方形、瓠形、卵形者,变化式样甚多。到后来,除金属的壶外,还有陶瓷制成的酒壶的品种也很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