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夏鲁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夏鲁寺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日喀则东南30公里处的丛堆区,始建于宋朝元钓二年(1087年)。创建者是界?西热鲁乃。夏鲁寺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所建的著名古老寺院。据《界世系记》中记载,界?西热穷乃到印度求学成为知识渊博的佛学家后,为发展佛教,决定在丛堆地区建寺。请求洛顿大师指地,大师射箭定地在庄稼刚长出来的青草地里。藏语中“青苗”称为夏鲁,因而所建寺名为夏鲁寺。元朝元统元年以后,由于界家族的名声煊赫,颇得势力,夏鲁寺又重修多次。夏鲁寺是典型的藏汉建筑的综合体,寺院由大殿、四个扎仓(学院)及僧舍组成,目前仅存大殿,其余部分被村落居民所占据。大殿是一座汉藏合式的建筑物,在藏式平顶上建有歇山式琉璃瓦顶,大殿二层完全是汉式四合院的布局。殿内有木雕、各种泥塑造像,四壁的墙上有其他寺院中很少见的壁塑千佛。大殿左侧回廊,前殿二、三层回廊以及前院围廊,布满壁画和浅雕石版画,是西藏早期画派的作品,内容丰富,别具风格。寺内保存的元代壁画和八思巴文文告,是珍贵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日喀则市东南20公里的夏鲁村。始建于宋元钓二年(1087),由喇嘛杰尊喜饶迥乃主持兴建。后毁于地震。元代延钓七年(1320)重建。藏语“夏鲁”意为新苗。元代掌握夏鲁寺政的阶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礼聘著名学者布顿高僧主持寺务,于元统元年(1333)作了大规模扩建。后以该寺为中心,创立了西藏佛教夏鲁派,亦称布顿派。寺的主体建筑为夏鲁拉康(大殿)和四个扎仓(经学院)。大殿前殿三层,后殿、配殿为两层,是汉藏风格相结合的建筑。殿内有众多精美木雕、泥塑,四面有壁塑千佛。各层回廊满布壁画和浅雕石版画,不仅具有中原绘画艺术风格,还受到印度、尼泊尔佛教艺术的影响。寺内收藏文物十分丰富,最为珍贵的是贝叶经和元世祖忽必烈时帝师八思巴的8张文告。

在西藏日喀则东南。北宋元钓二年(1087)由喇嘛教藏僧杰尊喜饶迥乃创建。元时, 把持该寺实权的地方势力阶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是卫藏

*

十三万户之一。延钓七年(1320), 阶氏家族迎请当时佛教学者布敦?仁钦朱(1290―1364)主持寺务, 创立喇嘛教夏鲁派(又称“布敦派”),同时对该寺大兴土木,扩建维修。寺的主体建筑“夏鲁拉康”为木架结构,斗?、琉璃瓦顶、吻兽具有元代建筑风格。殿内壁画精美, 描绘当时内地和西藏的生活情况。文物除各种法器、贝叶经外,还有萨迦法王转发给各地的八思巴文文告。

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县东南的丛堆区。该寺由杰?西绕俊乃于北宋元钓二年(1087年)主持修建。西绕俊乃曾赴印度求学,后成知识渊博的佛学家。为宏扬佛教,西绕俊乃决定建寺,并请当时的洛顿?多吉旺秋大师指点。大师射箭选址,箭落青苗地中,因“青苗”的藏语为“夏鲁”,故寺以此为名。14世纪中叶,得元朝支持,寺庙扩建,后又迎请当时负有盛名的布敦大师任寺院主持,布敦再次大兴土木扩建,并以夏鲁寺为中心创立了夏鲁派,又称布敦派。该寺建筑具有典型的汉藏合壁风格,内设一大殿四扎仓以及僧舍。目前仅存大殿,大殿共两层,一层为主殿,是僧人集会之处,供有释迦牟尼和八大弟子塑像,二层有正殿、配殿和前殿,为汉式四合院形布局,中线分明,左右对称。殿顶为琉璃砖瓦、飞檐口角。正殿供布顿大师像,配殿供有被该寺视为珍宝的檀香木印经版和圣水坛,据说此坛盛水十几载不减。另有大量早期壁画、佛经、法器和供品。

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系夏鲁派主寺。最早由介尊?喜饶琼乃(lce-btsun-shes-rab-vbyung-gnas)大师于11世纪中叶修建,在元代经历了3次不同规模的修葺和扩建,才形成今天夏鲁寺寺院建筑格局。这3次修建分别是在古相?贡噶贝(sku-zhang-kun-dgav-dpal)、古相?扎巴坚参(sku-zhang-grags-pa-rgyal-ntshan)和古相?贡噶顿珠(sku-zhang-kun-dgav-don-grub)与布敦?仁钦珠时期进行的,时间大约分别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大德十年(1306)、元统元年至三年(1333―1335)。其中,以古相?扎巴坚参时期的规模最大,今天夏鲁寺的建筑规模和样式及大多数绘画和雕塑作品都是在该次扩建中创作完成的。夏鲁寺主体建筑为三层藏汉合璧建筑,墙体和布局系藏式建筑,屋顶为汉式琉璃歇山顶,由金殿、回廊、护法神殿、般若母殿和东西南北无量宫殿等主要建筑单元组成。属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鲁寺拉康大门

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东南的丛堆区。由杰?西绕俊乃于宋元钓二年(1087)主持修建。西绕俊乃曾赴印度求学,后成知识渊博的佛学家,建该寺是为宏扬佛教,并请当时洛顿?多吉旺秋大师指点,大师射箭选址,因箭落青苗地内(青苗,藏语为“夏鲁”),故而得此寺名。14世纪中叶,该寺得元朝支持而扩建。后迎请当时负有盛名的布顿大师任寺院主持,布顿再次大兴土木扩建,并以该寺为中心创立了藏传佛教夏鲁派, 又称布顿派。该寺建筑具有典型的汉藏合璧风格。内建一大殿四札仓及僧舍。目前仅存大殿。大殿分两层,一层为主殿,是僧人集会之处,供有释迦牟尼和八大弟子塑像;二层有正殿、配殿和前殿,为汉式四合院布局,中线分明、左右对称,殿顶为琉璃砖瓦。正殿供奉布顿大师像,配殿和前殿供有被该寺视为珍宝的檀香木印经版和圣水坛,据说此坛盛水,几十年不减。另有大量早期壁画、佛经、法器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