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士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士阁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合浦县东南约80公里的北部湾海边的永安古城遗址内,俗称四牌楼,因是供奉观音大士等佛像的地方,故名。大士阁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年),风格独特,装饰精美。从外观上看,它是两座敞开式的亭阁相连的结构,其外檐部紧紧相连,屋顶用板瓦、筒瓦仰覆相加。每顶有九脊,各条脊上都有精美的花纹装饰,有二龙戏珠图、龙首龟身怪兽,有仰首欲腾的蛟龙,抢戏金钱的雄狮,此外还有形态逼真的鸟、兽、果、树、百草花卉等浮雕,色彩斑斓,民间艺术特色浓厚。大士阁是永安城的重要建筑,永安古城又是军事重镇,所以,大士阁对于研究永安古城的历史文化及军事设施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四牌楼。位于县城东南80公里北部湾畔永安古城遗址内。是我国古代佛教建筑,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因供奉观音大士而名。阁木质构造,由两座相连的重檐歇山顶、敞开式亭阁组成,以后座四柱厅为中心,面阔三间,进深六间,无廊无天井。立面分上下层,上层设门窗,作阁楼式,楼面铺设木板;下层无围护,四面敞开。阁内以穿斗式、抬梁式相结合之大木构架为骨架,榫卯联接,柱头斜上作三跳华?,层层出挑,承托外檐,若凌飞状;檐角、柱梁雕游龙戏鸟、花卉草树等图饰。阁虽为明代建筑,却多承古法:柱头有分梭形柱,柱础雕古朴宝相莲花,角柱侧脚升起,梁架留两瓣驼峰,有托脚与攀间,此均为宋元建筑遗风,为研究我国南方古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明代亭阁式建筑。位于广西合浦县山口乡永安村。因该建筑曾供奉观音大士,得名,俗称四排楼。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历代均有维修。为两座敞开式亭阁相连的木构建筑。重檐歇山顶,脊饰精致,有凤凰、二龙戏珠、百草花卉等浮雕,有浓郁民间风味。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构架,面阔三间,进深六间。以后座四柱厅为中心,分上下二层。上层有围护、门、窗呈阁楼式,下层无围护,作敞开式。是广西著名古建筑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