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庙飞来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庙飞来殿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城北2公里飞来岗上。始建于宋初,为天齐王行庙。元大德二年(1298)重建,泰定元年(1324)落成,因供东岳大帝像,更名东岳庙。明万历三年(1575)始供佛像,此后又增建山门等,佛、道杂居,称为大庙。现存宋元明清各代构成的建筑群,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殿堂四幢:正殿、东岳殿、香殿、九蟒殿。以雄踞高岗,其势欲飞,故又名飞来殿。正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四间,长约13.26米。殿内有楠木巨柱24根,直径80厘米以上。顶端架枋叠木,垒砌成高一米的莲巢形状。?枋皆龙头凤尾,做工精细。殿中横梁及梁上立柱,皆置莲巢之上,梁柱衔接不用穿榫,为典型唐代木质宫殿结构。有铜铸东岳大帝像供于正中,高6米,重25吨。殿外左右两柱塑金身泥胎蟠龙两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