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理三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理三塔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佛塔建筑,是崇圣寺三塔的俗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西北,位于旧城西北1公里处。始建于唐代,原为崇圣寺建筑的一部分。寺庙早已毁。主塔名“千寻塔”,约建于南诏保和时期(824―839年),塔高69.13米,共16层,为多层密檐式砖塔,自下而上逐渐收缩,方形,中空,塔身每层正面均开券龛,龛中置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南北两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塔,雕有各式图案纹样,塔顶是3个衔接的铜制葫芦。两小塔各10层,均高42.19米。建于五代。1978―1980年在进行维修时,于千寻塔塔基及塔顶发现南诏、大理国的重要文物680件。三塔矗立于苍山洱海之间,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亦名崇圣寺三塔、大理崇圣寺塔。在云南大理古城西北苍山第一峰下原崇圣寺前。寺东为千寻塔,正式名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俗称大塔或中塔。建于唐南诏晚期,外方内空,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高69.13米,16层,系多层密檐式砖塔。塔身最下部为石砌台基,高1.1米;上层台基为砖砌须弥座,高1.9米。塔内有井字形梯,原可分层而上,砖上有的兼有梵文和汉字,各层神龛和顶部供藏各种佛像等大量文物,并有梵、藏、汉文写经。虽经历代修葺,仍保持唐代建筑风格,其造型与西安市小雁塔相似。寺南、寺北均为小塔,约为五代或宋代大理国初期所建,各高42.19米,均系八角形多层式实心砖塔,各10层。三塔坐西面东,排列成三角形。千百年来,虽迭遭地震和风雨剥蚀仍岿然屹立于苍山洱海间,系云南现存最古砖石结构建筑物,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佛教以及南诏、大理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解放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