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磐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大韶》,简称《韶》;亦称《韶?》、《?韶》、《箫韶》、《韶虞》、《昭虞》或《招》。传说是帝舜时代的乐舞。舜为古代贤明君主的典型。《尚书?舜典》记载他有文德之华、智慧深沉,善选贤人,巡行四方,咨询四岳。正由于此,周代以此舞祭祀四望(即四方,一说指名山大川,或指日月星海)。传说舜命夔以乐舞教育贵族子弟,使其“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实际上就是提倡一种温文尔雅的中和之德。这说明该乐舞具有“中和”为美的审美价值。在雅乐舞文化中,它为文舞之冠。《路史?后记》称:“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如南风至。”《尚书?尧典》记载《韶》时用“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和谐的乐器配奏达到人、神沟通的目的和教化功能。该舞由九段组成,故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记载。传说是舜与其司法官皋陶合作歌词,由他的乐官夔配乐编舞而合成。《大磐》乐舞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乐舞之一。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载,吴国公子季札遍历北方卫、郑、徐等国,至鲁时,请观周乐舞。他连续看了十几部经过西周整理,又传入曲阜的乐舞,赞不绝口,对《韶》更是极力推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如地之无不载也。”叹为观止。据《论语?述而》记载,公元前516年,孔子在齐国都城“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称其为尽善尽美。20世纪90年代,在第二届孔子文化节上,经过专家考订编创的仿古乐舞《箫韶》与观众见面,受到海内外学者注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