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禹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禹、夏禹、戎禹,姓姒,鲧之子,一说名文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景泰蓝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祗。原为夏部落首领,后受舜命继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浚之法治服水患,遂被舜选为继承人。其子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民间相传大禹用当时九州的贡金(铜)铸成九鼎,代表九州,上铸多种动物图案,被夏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由于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用扁铜经粘成特定图案,再填充珐琅料进行点蓝,经加热烧蓝后镀金而成。因在制造过程中用铜胎、铜丝,该行业遂拜传说中首铸铜鼎的大禹为祖师,供奉大禹之像,适时焚香叩拜,以祈大禹保佑本行业繁荣兴旺。20世纪50年代以后,此行业崇拜习俗遂止。 夏族祖神,治水神和社神。《史记?夏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书?洪范》“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 ,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这里把禹说成是治理天下的夏朝第一代天子。关于禹的身世有种种神秘的传说。清马筘《绎史》卷十一注引《遁甲开山图》:“古有大禹,女娲十九代孙,寿三百六十岁,入九嶷山仙飞去。后三千六百岁,尧理天下,洪水既甚,人民垫溺。大禹念之,乃化生于石纽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洪水。尧帝知其功,如古大禹知水源,乃赐号禹。”这是说女狄汲水吞石珠而生禹。一说禹生于三年不腐的鲧尸,出《楚辞?天问》: “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伯鲧腹禹,夫何以变之?”一说禹生于石头,《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另外,从鲧化为黄熊的传说,也引伸出禹本身也有能变化成黄熊的神力。这些有关禹的身世的神话,可能与石、鱼、熊的图腾崇拜有关。禹承父志,治理洪水,历尽了千辛万苦。传说他在外治水十三年,数过家门而不入,妻生了儿子也顾不上看一眼。为治平洪水,他足历九州土地,天下万国。东到过扶桑――太阳出来的地方;南到过交觐,现在的越南;西到过西王母三青鸟居住的三危山;北到过北极最荒远之地。真如《吕览》所说:“所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禹在治水斗争中,为民除害,驱除过不少顽凶。他诛防风(参见《神鬼篇?诸鬼》“防风”条)、逐共工、杀相柳、擒无支祁(参见《神鬼篇?水族》“无支祈”条),表现出超人的神力。所以,不少地方,立有禹庙,甚至建有禹陵,表示对这位神明的崇拜和纪念。 被奉为“龙神”,有许多禹迹尚存。扬雄《蜀纪?蜀王本纪》称:“禹本汶川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四川各地遍建禹王宫,于农历六月六他生日这天祭祀。《艺文类聚》卷一与《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皇甫谧《帝王世纪》称:“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羌民崇自己的祖先为神,每年农历六月六祭祀之,传说这天是大禹王的生日。旧时,距禹出生地石纽数里之绵?(乡),有禹王宫,羌人常年祭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