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窑文化与大窑八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窑文化与大窑八景分类:【传统文化】 大窑村石器制造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的南山上,于1973年被发现,是中国迄今为止面积最大、蕴藏最丰富、年代最早的石器制造场。 南山石质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和燧石,燧石质地坚韧,适于打制石器。此石器制造场始于五十万年之前,在2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布满了古人打制的石器、石器半成品和石料。这里还发掘出人股化石、动物化石、石片等。遗址年代约为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其中晚期被命名为“大窑文化”。 内蒙呼和浩特大窑村石器制造场遗址 为了探究“大窑文化”丰富内涵,在兔儿山四道沟发掘了一条高15米的“百米长廊”。这条长廊层次分明地记载了“大窑文化”的各个历史时代,被称为“无字天书”,列为“大窑八景”之首。大窑八景的另七景分别是:“磨光巨石”――“天书”东北处,两块突兀巨石,石质坚硬,表面光滑如镜。“凤凰展翅”――与兔儿山的“兔头”毗连,状如凤凰展翅飞翔。“双龙含蛋”――兔儿山南坡八道沟西侧,两块巨石向东突出如同“龙头”,“龙口”内含巨石一块,堪称造化奇观。“莲花并蒂”――“龙含蛋”西北百米处,亦称“莲花石”,中有一石隙将巨石一分为二,如同两朵并蒂莲花。“百米古洞”――相传是清代为取打火石而开凿的,洞内曲折蜿蜒,如乌龙穿山,东口在“莲花石”西不远处,西口被一巨石堵塞。“登临远眺”――位于兔儿山“兔脊”处,在此远眺,凉风轻拂,心旷神怡。“遗迹斑斑”――指古人遗留的大量石片、石器、石渣等遗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