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荔人文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荔人文化

分类:【传统文化】

1978年3月,在大荔县段家乡甜水沟断崖的砾石层中,发现了一具距今20万年的早期人类头盖骨化石,属于智人类型,被定名为“大荔人”。这表明在陕西古老的土地上曾有过“大荔人”文化。

兰田猿人复原之头像

大荔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处于从猿人向智人的过渡阶段,是早期智人的古老类型。大荔人头骨面部的一些特点与现代黄种人比较接近,因此,有人认为大荔人是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黄色人种,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乃至东亚古人类学研究上的一大空白,是探索黄色人种起源和发展奥秘的一个重要根据。

大荔人的文化遗物主要为石制品,已发现500多件,大多数是石片和石核。石制品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4厘米,重量小于20克,原料多为采自当地砂砾层中的石英岩和燧石。打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偶尔用砸击法。用锤击法生产石片后留下来的石核,一般较厚,形制不规整,多自然台面。石核厚度大,表明其利用率不高。石片不甚规整,也表明了打制技术的原始性。

大荔人的工具主要是石片石器,用石块、小砾石和石核的也占一定的比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尤以凹刃刮削器数量为多。其次是尖状器,还有少量的雕刻和石锥。大荔人用锤击法修理石器,多向背面加工,修理工作相当粗糙,刃缘曲折,刃口不齐,钝锐均有,且单刃石器多于复刃石器。大荔人的石器在类型和修理方法上与北京人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表明二者关系密切。

在发现大荔人的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鲤、鹿、鸵鸟、牛、猪等10余种动物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出,当时渭河以北的地区,为一片广阔的草原,草原中点缀着起伏的丘陵,气候也比现代要温暖湿润。大荔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等活动,开拓着秦川大地。

从蓝田人到大荔人,人类在秦川的土地上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们与分布在我国境内的其他原始人类化石一道,构成了我国古人类化石的完整系列,并且在我国远古人类化石中占据着一个突出的地位。也正是从蓝田人和大荔人开始,以渭河流域为中心的陕西文化开始了她的辉煌时期。

兰田人文化石器

1.大型砍砸器 2.球形石器 3.单边砍砸器 4.刮削器5.直刃刮削器 6.有使用痕迹的石片 7―8.大尖状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