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音希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音希声

分类:【传统文化】

为春秋时代老子所提出的美学主张,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王弼集校释》)“大音希声”,体现了老子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在他看来,有声之音只是自然的部分之音,而不是自然的全音,无声无闻之音才是自然的全音,才可以称之为美。所以,他反对人为的音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道德经》第十二章),而主张“大音希声”,即完美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老子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庄子的进一步发展。庄子在《齐物论》中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种,即“人籁”、“地籁”和“天籁”。其中他认为最上等的就是自然生成的“天籁”,这种自然之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天运》)。老、庄提倡自然之美的思想,不仅对后世的乐论、画论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文学理论也产生极大的影响。艺术作品的不加雕饰、自然天成的境界,既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所提倡的审美理想和进行批评的审美尺度,也是我国古代艺术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至高追求。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提倡的“自然”与“真美”,李白在《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赞美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陆游所主张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姜夔所标举的“天籁自鸣”(《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以及谢榛所提出的“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四溟诗话》)等等,都表现出我国古代艺术家理论家对于自然美的崇尚。

老子音乐思想的一个观点。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他的思想核心是“道”,即是“无”,主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万物根本,音乐也应无声,即“大音希声”。他的观点独特,探讨音乐现象之外的音乐规律。提倡顺应自然之道的音乐,并主张逃避现实,排除欲望,反对音乐的娱乐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