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鼓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鼓队分类:【中国民俗】 鼓,古字作“革支”,起源甚早,据说是古人进行作战、祭神、镇邪、报时以及生产(如开山)、生活(贫穷人乞讨)的用具。新乡民间流传着“黄帝在冀州造鼓”的故事,《山海经》也有类似的记载。后来渐渐成为民间节日、会日和喜庆日的娱乐器具。 河南民间所见鼓可分作大型鼓和小型鼓。大型鼓有礅鼓、冬鼓、战鼓、开山鼓(亦称门鼓)等;小型鼓则有堂鼓、板鼓、手鼓以及鱼鼓、八角鼓等。它们在人们的歌舞演唱中或重要礼仪中都不可或缺,尤其大型鼓遍及河南城乡,各个大小村庄几乎都有鼓。新乡一带民间就有“无酒不成宴,无鼓不算会”的说法。 在社火中,鼓除了为各种形式的歌舞演唱作伴奏乐器外,还作为社火的大型器乐队伍出现:或作为社火的器乐仪仗队;或作为单独的社火形式之一,所用均为大型鼓。大型鼓中,战鼓高8市寸、直径1尺8寸;礅鼓高1尺5寸、直径3尺2寸;冬鼓直径1尺2寸等。大鼓组成的社火队伍称“大鼓队”,开封人亦称“盘古队”;洛阳人则称“排鼓”、“社鼓”队;焦作、济源一带称“得胜鼓队”。大鼓队的乐器除大鼓外还有镲、铙、锣,俗称“四大件”。另外还配有扁鼓、小镲、手钹、小锣、云锣、堂锣、叫锣、丁当锣等“小家伙”,依大鼓队的经济实力配备。 大鼓队表演,人数众多,有数十盘鼓甚至上百盘鼓同时出动者。所用“鼓牌”,亦称“鼓点”、“家伙点”或“鼓歌”,花样甚多。其名目大都寓意深刻,颇为文雅。如新乡一带民间大鼓队成套鼓点名目,大多以“龙”字为头,“凤”字为尾,以取吉祥之意,以表欢悦之情。 排鼓队(王建华摄)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鼓队参加社火走街或单独出演时,首先要到本“社”所奉之神前献供,供品为一“活物”,如羊,届时,先由社头往羊身上泼些酒,如羊抖动其毛,表明“神”收下了供品,然后方可出发。今日此俗已废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