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主教与基督教信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主教与基督教信仰分类:【中国民俗】 基督教包括天主派、正派、新教等派别。信仰上帝(或称天主)创造世界,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临世界,成为救赎人类的圣人。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为圣经。公元一至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之间。早期的基督教反映了当时的奴隶和贫民对奴隶制度的憎恶,但主张今生要忍耐、顺从,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天主教亦称罗马公教或“加特力教”,是基督教的一派,与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皇自称“公教”,即天主教,同自称“正教”的东部教会相对峙,声称教士有受自天主的神秘权力,可以代表天主对人定罪或赦罪,并有一整套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耶稣教即新教,是与天主教、正教并称的基督教一个派别。在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有时也把新教称为耶稣教。它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的统称。新教对天主教的传统教义做了些删除,如不承认“炼狱”,不承认“变体论”,反对尊玛利亚为圣母等。天主教和基督教因近世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而先后传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宗教政策下得到改造,于1957年组织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1980年组织“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在爱国主义精神指导下,进行了基督教教义的宣传。如今吉林省城乡各地有百余处教堂,教徒共十余万,从事正常宗教活动。有的教堂接待国际宗教界友人来访,颇有影响。 长春市天主教德勒撒堂。此教堂位于长春市东四道街8号。1890年由吉林教区财政处经理兼本堂神甫沙如理(法国人)创建,已有百余年历史。该教堂原由罗马教廷传言部巴黎外方传教会所辖,是吉林教区财政处所在地。1917年建成神甫楼,1931年建成大经堂,吉林教区主教府(兼辖黑龙江省各天主教堂)便从吉林市迁到长春。 该堂从1904年至1942年由法国人任神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开展“三自”革新运动,驱逐了天主教的帝国主义分子,由中国人任本堂神甫。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的钟楼尖顶被拆毁,圣像被砸碎。1979年11月,教堂被火灾烧成废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了宗教政策,修复了神甫楼。1985年,修复了被毁的教堂。该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堂高9米,钟楼高为37.5米,可容800人做礼拜。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现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省基督教协会所在地。 吉林市天主教耶稣圣心堂。耶稣圣心堂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江沿,是吉林省较大的天主教堂之一,建于1917年,1926年竣工。建筑面积670平方米,堂高22米,钟楼高45米,教堂堂架由象征耶稣14苦路的14根大花岗岩圆柱支撑,顶部为十字交叉单砖多拱结构。钟楼设在门脸正中,装有传声十里以外的铎钟一组,左右配楼高20米,经多次维修,配有彩色图案玻璃,雕工精致,属哥特式建筑,现为天主教吉林教区主教府。 农安县合隆镇小八家天主教圣母无染原罪堂,始建于1841年,正值鸦片战争开始,满洲教区第一任主教、法籍包司铎巡视全满教务来到小八家村,修建几间土房,作为教友临时念经场所。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籍教士包司铎、彭司铎两人,倚仗《中法天津条约》中“天主教人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建六间砖瓦房做经堂。同时,又建立了圣寺心国际贞女会、要理学房、育婴堂及孤儿院。1866年,法籍教士包司铎、杜司铎用两年时间建成一座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圆拱单峰教堂,峰高25米,峰尖呈圆球形,球上立木质十字架。堂内设3个祭坛,供奉立体圣像三尊。该教堂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教民自己烧毁。1901年,在原址重建教堂,历时7年竣工。资金5万两是从吉林督府赔吉林教区的22万两白银中提出的。 该教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哥特式双峰大教堂。峰高30米。楼峰内安装三口巨钟。钟鸣可传20余里。峰顶各立含金十字架一枚,堂内正中设主祭坛一座,东西耳房各设祭坛。堂内供奉进口立体神像和圣人像八尊。教堂造型独特。此外教堂周围有近一丈高的砖墙,大门上刻有“钦命大法国天主教堂”字样。该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在原址重建。规模较原建筑面积略小,为哥特式单峰教堂,峰高25米,内设祭坛一座,两侧各设副祭坛。 小八家村天主教堂历史悠久,影响较大,是外国人深入中国内地农村布教的见证。从教堂的兴毁都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光辉。1989年以来,国外宗教界人士先后有50多人次到小八家教堂旅游观光。至今仍有教徒的正常宗教活动。 长春市基督教堂位于长春市西五马路。系1886年由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基督教长老会国外宣教部派傅多玛(英国人)来长春创建的。1932年张世敦牧师(英国人)又在教会院内修建单峰钟楼礼拜堂一座,学道馆一座,1940年又修建小礼拜堂、牧师府和教会事务室各一座。1980年政府拨款维修了教堂,1990年教会自筹资金在原礼拜堂北侧扩建了400平方米的教堂,该教堂为省市基督教“两会”所在地。 吉林市基督教堂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河南街,建于1987年,该堂前身基督教福音堂是1927年由英国爱尔兰长老会所建。目前新建教堂建筑面积为336平方米,可容700人做礼拜。该堂为吉林市基督教“两会”所在地。 此外各县镇亦有基督教堂多所,可见当年西方人借助传播宗教在中国做了大量文化宣传工作,其背后含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进一步阐明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外国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上,也说明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活动场所不受境外组织和个人支配,这些原则都是既保障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又积极维护国家权益的完善措施,得到吉林省各宗教团体的一致拥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