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门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皇门、闾阖,天之门户。《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洪兴祖《补注》 :“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九怀?通路》:“天门兮地户。”又乱曰:“皇门开兮照下土。”《宋史?天文志》三 :“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汉乐歌》:“天门开,藻荡荡。”《山海经?大荒西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明山,天枢也。吴?天门 ,日月所入。”至《神异经?西北荒经》又加以夸饰,说是西北荒中有二金阙,高百丈。二阙相距百丈,上有明月珠,直径三丈,光照千星。中间有金阶,西北通入两阙中,名曰天门。而《河图括地象》及《诗纬含神雾》都说天不足西北,所以西北为天门。有天门便有守门人,称天阍。《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依阊阖而望予。”《楚辞?远游》:“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天阍又被神化为虎豹等猛兽。《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马王堆一号墓出土覆棺铭旌,分为三截,上绘天庭,中为人间。在上中之间,有阙门,两帝阍把守,阙顶有两柱,顶端各为虎豹之象。即《楚辞?招魂》所言:“虎豹九阙,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纵目,往来??些;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或称天门有“九关”。《招魂》:“虎豹九关。”王逸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淮南子?天文》:“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梦生八翼,飞上天,见天门九重,入八重,仅剩一门不得入。天门亦称阊阖。《淮南子?地形》:西方“阊阖之门”。又《厚道》:“排阊阖钥天门。”《说文》:“阊,阊阖,天门也,阊亦作司马相如《大人赋》:“排盍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淮南子?天文》:“凉风至四十五日,盍风至。” 又名天关、上砂,指穴场水流的入口处。《入地眼图说?水口》云:“入山寻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凡大龙正身结穴,上砂尤显重要。因为结穴处龙势顿伏,多分枝脚而逆转者少,上砂不密则八风吹穴,生气乘风而散,枝龙结穴,亦须上砂一臂逆转包裹,使穴中不见正龙背处。如此方有融结,是以枝龙非上砂不真。堪舆欲谚云:“山管人丁水主财。”水源即是财源,以其源远流长广阔深泓而汇集为贵,故天门以开阔通畅为贵。徐善继《人子须知?砂法》云:“天门亦名三门,在法天门欲其开阔……盖穴之左右,不问青龙白虎,但水来一边谓之天门……宜开阔通畅。”太窄则外财滚滚而不入。但水又多带神煞,是以天门固欲其开,荡然无制,直射穴场则凶。要以弯环缠绕而不见其源、悠扬畅达而揖穴者为佳。《地理大全?山法全书?卷首》:“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 ①传说中上帝所居的紫微宫之门。《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太丙之卿也……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是说古代冯夷,大丙驾着车,驰过山川,登上昆仑,通过天的大门,进入“天门”。高诱注:“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之门也。”②进入纯朴清净的精神境界之门。《淮南子?厚道》:“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子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作者认为人性本来是“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没有杂染物欲的自然(“天”),去欲养性是使精神回归合乎人性的自然状态,故称之为“天门”。 内丹术术语。头处于人体最高位置,天在上,所以养生家称头是人体的“天”。头部的前额骨正中有陷凹处,名曰天门。婴儿时天门尚未封闭,随年龄增长,天门渐渐钙化封固。丹士认为练功可天门,功到自然成天门开。《黄庭内景经?中》:“服天顺地合藏精。”务成子注:“头为天。”《黄帝内景经?隐藏》:“上合天门入明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