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学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学正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太学学官和职事名。职责是执行学规,协助直讲考校训导学生。由朝廷命官任此职者称命官学正,由学生任此职者称职事学正。初设于仁宗时,由国子监长贰和教师选品学优良且年长的学生2人担任。熙宁四年(1071),选上舍生任此职,每经2人,共10人。熙宁末废职事学正,置命官学正2或3员。元丰二年(1079),增命官学正额至5员。七年,吏部颁学官选试法,考试上等者为博士,下等者可充学正。元钓四年(1089),废命官学正,学正仍从上舍、内舍生中选任。后复置命官学正2员。绍圣元年(1094),依元丰法,置命官学正5人。其后不复置职事学正。崇宁元年(1102),朝廷创立辟雍以为太学外舍,定辟雍学正额5人,分原太学正5人中之2人及新增3人以充之,每经1人。南宋绍兴间重建太学,置命官太学正1员或2员。孝宗时设2员,遂为南宋定制而不改。参见“学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